烈日之下,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山间地头,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水泵机组将河水抽到几百米高的万亩灌溉区,为农作物“解渴”。

“河水引上山,农业有保障。这个被村民称为宣威‘红旗渠’‘都江堰’的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化解当地‘水在谷底流、人在山腰愁’的尴尬。”站在宣威市热水镇建新村委会老桥村一级泵站门口,宣威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付程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介绍,以前这个地方临江见水无水用,农业生产用水严重不足。由于传统电力提灌用电成本高,一些丘陵和山地较高又偏远的地方只能靠柴油机抽水,或靠农用车运水灌溉,耗时耗力又费钱。

2023年,宣威遭遇了自196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大的冬春连旱,宣威市积极争取资金,及时启动西泽河光伏提水项目建设。该项目概算总投资8704万元,由宣威市政府统筹,热水、落水、西泽3个乡镇招标实施。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日照资源,采用从水量足水质好、年流量达3.06亿立方米的老桥村西泽河段,以光伏提灌的新模式替代传统机电泵站灌溉模式,建成后日供水可达1.5万立方米,年平均提水量可达280万立方米以上,可解决沿途6个乡镇37个村1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灌溉用水,盘活周边坝区农田资源,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项目的泵站机组能精准适应光照能量变化,随着阳光的强弱自动调节工作机组数量,最大化利用光伏能量,即便是阴雨或下雨天气,也能实现单机组在弱光下发电提水。”项目建设单位合肥金泰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保介绍,公司参与了光伏提灌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该项目建设使用了公司自主的国家发明专利——光伏水泵集群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先进的系统能源管理和MPPT控制技术,通过在弱光下光伏发电侧的控制和寻优,并对多个光伏水泵逆变器进行精准控制和能量分配,实现各机组机动灵活,不受天气和地形限制、无须储能或依赖电网,且全自动运行、远程启停和云管理。同时,项目用的逆变器和泵站机组,在功率、系统机组数量、总装机容量、日提水量和系统控制难度上都是全国最大的,创造了行业新纪录;提水流量每秒0.4立方米,总提水扬程826米,在世界同类系统中也极为罕见。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吸收借鉴了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成功经验,在取水环节采用无坝取水模式,科技含量高、效益突出,涵盖了项目全过程、各环节。其中双玻高效单晶组件、全数字化的电控系统、智慧化物联网用水管水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提高了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年节约电费约280万元,解决了丘陵地区农田水利提灌站运营电费过高的难题。另外,项目建设克服了施工难度大、工期要求紧等困难,从2024年3月开工到试运行只用时3个月,确保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

通过规模化、绿色化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极大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吸引宣晟种业、宣会蔬菜、鲜城蔬菜等32个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区流转土地2.3万亩,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未来,将以西泽河光伏提水10万亩灌区为核心,衔接热水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水生物产业园、板桥现代种业园、虹桥物流园区,带动6个乡镇形成43万亩灌区农业规模连片产业带,使宣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规模化、水利化、高效化,打造高标准农田新质生产力。

记者 陈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