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第60军于1951年5月22日接兵团电令:

该军所属3个师全部归建,在华川以南的加平、新延江地区组织防御,掩护主力转移。

然而,此时这3个师仍然分隔三处,相距甚远,要捏到一起不是马上就能做得到的。

1、60军的撤退方案

第180师位于春川西南,第179师远在春川以东的照桥里、沙田里一带,第181师则在春川东南的大龙山以北,均须长距离行军才能到达预定布防地区。

在这段时间里,能够在指定地带担负掩护任务的,实际上只有第180师一个师。

当日,美军第7师向第180师阵地发起攻击,第1陆战师也进至第180师主力所在地区的东北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日,是志司统一规定的北移日期。

当日上午8时,第3兵团下达各部暂停撤退的电令:

由于运输力缺乏,现战地伤员尚未运走,十二军五千伤员全部未运,十五军除运走者外,现水泗洞附近尚有二千不能行走之伤员,六十军亦有伤员千余人。为此决定各部暂不撤收,并于前沿构筑坚固工事阻击敌人,运走伤员后再行撤收。望各军以此精神布置并告我们。

当时,第180师正准备按计划撤到北汉江北岸组织防御,已有1个团于前一日晚渡过北汉江,开始在江北岸构筑阻击阵地。

接到兵团电令后,第60军立即调整部署:

以第180师主力(附炮兵第2师2个连)留置北汉江以南,掩护兵团主力北移及伤员转运,作战地区为新延江、芝岩里、白积山之线以西,加平、修德山、石龙山之线以东,白积山、上海峰之线以南。此外,以第179师(附第46炮兵团)、第181师于现地掩护并转运伤员,任务完成后,分别于25日和26日晚开往北汉江以北指定地区休整并布置防御。

按这一部署,第60军将在“所辖地境构成两道阻击线,以驾德山、明智山及625.1高地之线为第一阻击线,以722.0及1286.3高地、石龙山、国望峰、观音山之线为第二阻击线,于上述两线构成主阵地,并于各线前面选择要点,构筑前沿阻击阵地,以杀伤消耗敌人,争取时间,掩护主力休整”。

23日21时,韦杰军长、袁子钦政委将这一部署电告志司、兵团并第12、第15军,请兵团予以指示。

然而,两天过去了,没有得到兵团的回复。后来才知道,第3兵团部已于23日从春川东北的古滩里出发,当晚移至山阳里(华川以北),在该地遭到敌机数小时空袭,电台被炸毁,直到25日才抵达预定转移地点一金化以南的沙金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天里,兵团指挥机关完全中断了与各军师的电台联系。

这时,北汉江开始涨水。留置江南的第180师主力背水列阵,按第60军下达的“江南部队应争取五天时间”,“必要时白天弃守,夜间则可组织反击,夺回既失阵地”的指令,组织原地坚守。

也就是从这时起,第180师的行动与整个战线发生了脱节。

2、180师何以陷入绝境?

24日,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传到第180师:右邻第63军第187师未作通报,便在前一日夜撤走。这样,该师右翼,第3兵团与第19兵团接合部的加平方向,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60军当面之敌为美军第7、第24师和韩军第6师。这几部敌军正好利用加平方向出现的缺口向前插进,特别是第24师一支特遣队,更是乘隙揳入纵深10余公里,进到第180师右侧后的济宁里、城隍堂一线。

此外,韩军第6师进占北汉江南岸的江村口,控制了该处渡口。在春川方向进攻的美军第7师特遣队进占春川,也绕到第180师的左侧后。

第180师陷入三面受敌、背水作战的不利局面。

当日下午17时25分,韦杰军长下达如下电令:

一八○师正面北犯之敌已进至左青里(春川南十里),苍村里之敌人已控制竹里沿洞以北高地及江村里渡口;正面攻击土木洞、牟峰、杜武洞阵地敌为我击退未逞。该师北移路线(下去岩)已受威胁,继续坚持江南已不利,故决一七九师一部向沙岩里攻击,另一八○师今(廿四日)晚亦渡江一个团进至马积山(春川东北卅十里)以北两侧高地布防;一个团位西上里(春川北)以北山地布防,另一个团暂留江南岸;一八一师今(廿四日)晚北渡,经龙浪项、富贵岱、榆林里及两侧,向新浦里(华川西南)地区集结。

面对正在出现的危险,韦杰决定将第180师从北汉江以南收回(先收1个团,仍暂留1个团在江南),尔后沿江重新布防;已归建的第179师向第180师靠拢,两师并肩实施防御;第181师迅速摆脱当面之敌,撤至华川以北,作为军二梯队,使第60军防御具备一定的纵深。

遗憾的是,除第180师外,军部尚未与其他两个师沟通联络。这个梯队式的防御部署,并没有建立起来。

当夜,第180师绕过已被敌方控制的北汉江渡口,靠几道临时拉起的铁丝徒涉过江。江流湍急,水深过胸,不少人在激流中被冲走,损失600余人。23日、24日两天,第180师干部伤亡数,就超过国内战争两年的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5日拂晓,第180师渡过北汉江,在江北岸组织防御。

这一天,第60军在与兵团失联两天后,终于收到兵团来电,表示“基本上同意”该军处置方案,即“于北汉江以南只留一至两个加强营游击侦察活动,掩护十五军伤员运送完毕后收到北汉江以北地区”。

兵团还指示:

“你军除一个师控制加平至新延江(春川西)以北山地担任阻击敌人任务外,军主力(两个师)至官厅里、但田里(不含)、场岩里、史仓里地区进行短期休整。”

战后检讨报告认为,第60军和第3兵团这个处置有两个失误:

一是未强调对公路两侧要点确实加以控制,以致美军很快突破防线长驱直入;
二是对第60军侧后已经暴露,特别是对已锲入城隍堂一线的美军造成的威胁估计不足。

第60军当日根本就没有得到美军已进至城隍堂的消息,第180师虽然已经发现该地有敌军活动,但“没有组织侦察及战场观察,没有派遣小部队接敌活动,至25日敌进至红矿岭已威胁到该师侧后当日还不知道,26日拂晓敌已完成合围时才发觉”。

因此,“没有依据当时的不利情况实行机动”,“没有将部队再向北移”,“未能将主力撤至马坪里(芝岩里东北)以北布防”。

第180师战后检讨报告指出:后面的这一失误,是“造成严重损失最重要的关键”。

对第180师的命运来说,5月25日是关键的一天。这天,第60军又与第180师失去电台联系。韦杰关于“今廿五日晚师主力移至退洞里、驾德山、北碚山之线及以北主要阵地”的电令终日未能发出去。

战后总结指出,第180师受损与此亦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6日,美韩军从三个方向对第60军发起攻击。韩军第6师夺占鸡冠山阵地后继续向北攻进,由城隍堂前出的美军第24师进占间村,由春川方向攻进的另一支美军部队突破第179师第536州陈地,占领马坪里,将第180师与第179师分割,并绕到第180师侧后,切断了该师退路。

第180师被阻隔在芝岩里以南,陷入最危险的境地。

3、陷入重围

这天,第60军与第180师恢复了电台联系。

16时30分接到第180师来电:

“全部被敌包围于芝岩里以南地区。”

韦杰于17时复电:

“决今晚向西北突围”,并指示第179师第536州从芝岩里东出击,第181师全部从华川出发,以1个团反击以制止方下桥之敌,另以2个团向门岩里、华岩里方向出击,配合第180师突围;第179师在北汉江之部队移至华川以南待机。但是,第179师第536团因兵力过少没有出动(得到军的批准);而第181师自身转移也面临艰难处境,尚有2个团未靠拢,加上通信联络不畅,命令迟到,接到任务时为时已晚。

尽管部队全力以赴,冒着大雨翻山越岭紧急出发,途中又遭敌反扑,无法继续推进,接应第180师的计划最终没有实现。

当日晚22时,韦杰致电兵团首长,请求兵团主力解第180师之围。

电报全文如下:

五三七团报告新浦里之敌约一个团向史仓里前进,黄昏前已到滩甘里,并有一部从滩甘里北进。似此一八。师危险性大,突破梧口南里至华岳里后,还要突新浦里、史仓里。除职军全力反击外,估计力量不够,建议兵团主力兼程赶进,打退敌之进攻,解一八O师之围。

这时,第3兵团已是全线告急。各部在退守中均处于不稳定状态,王近山手中根本就没有可以打出的牌。

相反,由于第60军身后的芝岩里、官厅里(加平以北)至机山里之线出现了一个缺口,志司当日下令第3兵团堵住缺口,要求“六十军主力迅速转至场岩里、国望峰、史仓里地区,坚决阻击北进之敌”。

王近山依令电告第60军迅速调整部署,将包括第180师在内的3个师分别调至场岩里、官厅里、华岳里及其附近地区,准备打击北犯之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个部署,显然没有顾及第60军特别是第180师的实际处境,让他们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26日晚18时,第180师分两路突围。途中遭敌炮火封锁,部队拥挤,建制混乱。27日上午9时,两路突围部队在鹰峰(史仓里以南约15公里)会合,全师仅剩1000人左右,减员5000余人,绝大多数人员掉队失散。

重机枪以上火器及通信工具几乎全部丢失,只剩下一部电台。经数日苦战,官兵身心俱疲,有人挖野菜充饥中毒而死,加上弹药即将耗尽,部队战力降到低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接援部队未能到位,第180师突围部队在鹰峰再次陷入包围。

4、突出重围的尝试

27日,第60军与第180师的电台联系断多通少,情况不明。韦杰心急如焚,连连发电查问该师位置、动向,调动部队接援,并向兵团和志司首长报告。

14时30分电称:

“军与一八○师至今未联络到,只听到该师呼叫其各团,估计师今晚突围情况困难”;已令第181师“今晚继由现地兼程前进,攻击滩甘里、梧滩里及以西之敌,得手后以主力阻击东面芝岩里西犯之敌,一部即选路向南接应一八O师,切切至要”。

16时电称:

“现一八○师情况不明,午前只听到该师呼叫各团,军呼叫该师不通。”

18时又电称:

“昨廿六日晚,一八一师及五三六团反击计划未能实现,今日敌继向北犯,已占乡校洞,正向域山攻击,另一路已占后坪(华川西),一八○师已不利”;军决定以第179师当日晚由现地西移史仓里东西地区,“准备以一部接应一八○师突围”,第181师即于现地适当调整,阻击北犯华川和可能西犯之敌。

19时30分又电称:

于18时30分接第180师来电,知该师已进至鹰峰地区,已令第179师兼程赶进,解第180师之围,并令第180师“坚决向史仓里方向突围”。

当日中午12时,第3兵团来电,再次要求第60军将部队调往场岩里、芝村里(芝岩里以北)公路以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称:

第15军已派部队在场岩里、德里(芝岩里以西)地区接应,“望令一八O师及一七九师之一部其干部要沉着冷静,不要着慌,并很好地掌握部队,保持团、营的建制,将部队从敌人空隙中撤回”。

17时30分,王近山下达“一八O师坚决突围令”:

(1)一八○师应不顾一切牺牲,并由团首长带头,选最强部队,组织好火力,从芝岩里、华岳里之间,选择敌之空隙,沿红碛山、芳确屯地、狮子岭,力求歼敌一部,杀出一条血路,向史仓里至松亭里之间方向突出。
(2)一八一师应即切断滩甘里至影堂里(史仓里南)之间公路,并确实控制该线,加强有力之一部,由松亭里向狮子岭及芝岩里以西之敌猛攻,坚决接出一八O师。

但是,第179师当晚仍未能进入预定地区。

5、180师的溃散

28日下午,史仓里被美军攻占,东西两路美韩军连成一线,将第180师与志愿军其他部队完全隔开,难以找到可以突入的空隙。

而这时,该师唯一一部报话机被毁,密码本也被烧掉,所有联络完全中断。上级再也无法指挥该师突围行动,接援的友邻部队也无从了解该师到了什么位置。

在最后时刻,师长郑其贵等几位主要领导以师党委会名义作出分散突围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第60军司令部战后统计,这次战斗,第180师被列入“失踪(突围未出)”的人员共计5572人,其中大部被俘,内有师干1人(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战俘职务最高者)、团干3人、营干45人、连排干527人。

郑其贵及其他几名师领导(副师长、参谋长等)分头突围后返回部队。该师其他先后归队的官兵共约4000人。

第180师被敌军阻断、包围的消息传到志愿军总部,彭德怀焦虑万分,昼夜寝食不安。

他连续几天几夜守在电话机旁,关注战局变化,担心部队伤亡损失。

据洪学智记述,当时彭德怀打电话叫他立即赶回志司驻地空寺洞,说有重要事情发生。

由于第二阶段作战时邓华、韩先楚均因事因伤先后回国,志司只有彭德怀一个军事首长。

当洪学智冒着茫茫夜雨赶到空寺洞时,已是半夜两点钟。只见彭德怀在点着蜡烛的矿洞里,“只穿着一条短裤,打着赤膊,满头大汗,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子”。

见到洪学智,彭德怀拾起熬得发红的双眼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都出现了,第60军的第180师失去了联系,韦杰昨天说这个师还在往回撤,可派部队去找又找不到。
他把一封电报递给洪学智说:现在让哪个军去接应呢?有的军离它不远,可是电台忽然又不通,接也没法子接了。
洪学智说:我们的部队正在往后撤,敌人正在跟踪追击,这样联系不上,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彭德怀斩钉截铁地说:整整一个师,不能就白白地丢下不管,第3兵团和第60军的领导太犹豫,迟疑不决,联系不上就干等着,也不赶紧派人去找、去接应,把好几天的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了。
说完,他又递过一封电报,说:“刚才,我又给他们发了一封紧急电报,命令他们立即派人紧急救援第180师。”

这封电报题为“救援一八○师部署”,收电方为第60军、第15军并“王、王”,前一个“王”为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后一个“王”为该兵团参谋长王蕴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报全文如下:

至现刻止,无反映我一八O师被消耗灭。据谍息,廿七日有两个营袭击美军指挥所,被其援军赶到未成;另息,在纳实里、退洞里获得我一部分武器。据上判断,我救援部队如是坚决,一定可以救出该师,如再延迟不决,定遭严重损失。
应即以一八一师向史仓里之敌攻击,另以四五师在广院里之一三五团派小部队沿白云山、道马峙、得丙谷、石龙山,并组织几个精千小组分途鹰峰、中峰地区接应,电报发出时间为5月30日凌晨1时。

这为时已晚,第180师已于27日夜至28日凌晨被完全打散了。

6、180师命运的影响

第180师的命运惊动了远在北京的毛泽东。

31日凌晨2时,毛泽东发电询问:

“六十军一八O师的情况如何,甚以为念。”

第180师几近全军覆没,是志愿军入朝以来遭受的最大一次损失。

中国战史著述常常将其与红军时期西路军失败、抗战时期新四军军部皖南事变,被歼和解放战争后期金门战役登陆作战失利等战例并列,作为人民解放军少有的几次典型败仗之一。

对此次严重损失的原因,志司、第3兵团、第60军和第180师战后总结时都有分析和检讨。

彭德怀就此事专门给中央军委发电,侧重批评第60军及第3兵团“对救援一八○师没有采取积极坚决的行动”。

该电指出:

28日以后,该军及兵团连电报部署也没有了;29日该军三次电报均未提及第180师,兵团仅在29日9时电报提到“估计该师极为危险,我已派干部战斗英雄带少数人员赴敌后寻找”,以后就再无报告;志司从27日至30日曾去5次电报询问第180师情况,但迄今并无反映。

其他各级的检讨、总结,基本上都认为第180师主要指挥员应负主要责任。

第60军的检讨报告说:

“第180师受挫原因固然很多,造成被围态势,军、师都有严重责任,但在被围后,师的主要负责干部政治动摇,惊惶失措,右倾畏缩,贪生怕死,丢掉部队,单人逃跑;未能果敢沉着,细密组织,与部队同心同德,坚决突围或与敌人死拼到底所导致的严重损失,该师是应负主要责任的。”

应该说,对于最后突围行动的处置,第180师主要指挥员确实存在措置失当的问题,没有很好地查明情况,没有集中全力寻敌间隙坚决打出去,而是分散突围,导致部队最后不打自散。但公正地讲,这并不是造成该师如此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曾说:

造成这次损失的原因,是上上下下许多错觉和各种困难凑合在一起造成的。这里所讲的“上上下下”,既包括战术指挥层的第180师和第60军主要指挥员,也包括从第3兵团到志愿军总部两级战役领导,其最大的失误在于“收兵时对转移的组织缺乏周密的计划”。

战役指导上的这一疏忽,势必对部队行动造成不利影响,也势必导致战术上的严重后果。

从战役与战术的关系上讲,如果战役指导出现大的失误,战术层次上付出再大努力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当然,如果在战术环节上处理得更好一些,是可以将局部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第180师的情况便是如此。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