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猩红热病例呈现上升态势。为此,番禺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应做好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发病和传染。家长们要加以重视,做好儿童的预防措施。学校、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的集体单位应特别注意做好猩红热防控工作。

何为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链球菌(也称化脓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猩红热如何传播

患者(感染猩红热病菌并且出现相关症状)和带菌者(感染但未表现出相关症状)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多种,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及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

猩红热的高发季节一般在每年的冬春季,人群普遍易感,幼托和学龄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家长须加强重视,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猩红热的患病表现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包括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在流行期间大多数患者属于普通型,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

草莓舌及杨梅舌:部分患者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至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此称“杨梅舌”。

如何治疗猩红热

对于猩红热来说,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目前,猩红热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辅以对症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一旦确诊,要严格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感染了猩红热的小朋友就不能去上学啦,需经规范治疗10天或者发病后21天,才可返校。

番禺区疾控中心提醒,猩红热的多发人群大多是小孩,所以家长要将儿童玩具等定期消毒。如果发现有类似于猩红热症状的表现,要及时就医,隔离治疗。

出皮疹可太痒了,孩子处于陷入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的恶性循环中,家长们要遵医嘱口服或给皮疹部位涂抹止痒药,用消过毒的剪刀将大块脱皮剪断,以防孩子抓挠或撕扯,造成其他感染。为孩子穿宽松的衣服,避免摩擦;同时要为孩子剪短指甲,避免藏污纳垢感染细菌,同时避免挠伤自己。

预防猩红热有讲究

监测数据来看,猩红热属于传染病,起病急,而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带菌率较高,属于高风险区域,做好家长和幼儿健康教育很重要。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晒被。群体活动场所,如托儿所、幼儿园等做好日常消毒,一旦发现有相关症状的患儿出现,及时就诊并进行隔离,在病情未好转前,应防止接触其他小朋友。

番禺区疾控中心表示,目前猩红热暂无对应的疫苗,所以孩子要加强锻炼,饮食均衡、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 番禺融媒记者刘莉

通讯员 | 叶家豪

编辑 | 邹皓明

校对丨胡普甜

审核 | 孙轶英

签发丨李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