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李林牧 姜婵媛 叶欣

高龄甚至超高龄老人,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和难度往往都远大于常人。80岁的苏婆婆(化姓)换过机械心脏瓣膜、安装过起搏器、凝血功能极差。近日,她遭遇胆结石急性发作,在武汉市普仁医院多学科联合治疗下,成功完成手术,祛除结石困扰。

苏婆婆基础病多,平时和女儿同住。6月9日早上醒来,她的肚子就阵阵地疼,一天也没有缓解,到了6月10日凌晨2点多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女儿紧急将她送往家附近的医院就诊。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她有胆囊肿大、胆囊结石、胆管结石伴胆管炎,苏婆婆随即被收入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然而,入院进行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发现婆婆暂时无法做手术。

“因为心脏问题,婆婆一直服用抗凝药物,但近几年没有定期复查,所以未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导致凝血功能太差,如果直接手术,术中必然会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婆婆是胆囊多发结石,这次是因为结石排到了胆总管,引起胆管炎和腹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出现梗阻性黄疸、胰腺炎甚至是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主治医师殷佩介绍。

为了尽快解除苏婆婆的病痛,胆石病医院立即邀请心胸外科、血管外科、心内科、麻醉科多学科联合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并讨论围手术期凝血风险的治疗方案。调整抗凝血药物一周后,复查结果显示婆婆的指标下降到了可手术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胆囊多发结石

6月17日,胆石病医院医护团队为苏婆婆进行了多镜联合手术,同时处理胆囊结石、胆管结石两个问题。由于凝血功能差,在高清腹腔镜的直视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右半结肠肠系膜和部分小肠的系膜里面都是血肿,专科评估后继续行胆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胆囊肿大至15厘米×5厘米×5厘米(正常胆囊大小为8厘米×5厘米×3厘米),顺利切除后剖开胆囊可以看到多个3至6毫米的胆色素结石,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胆总管内也有大量脓性絮状物,以及多发的2至3毫米胆色素结石。

两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苏婆婆体内的结石被全数取出。但由于停用抗凝药,极有可能会在心脏的机械瓣上形成血栓,随时面临抢救的问题,于是,医生将苏婆婆迅速转入ICU观察24小时,确认无碍后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6月24日,苏婆婆已经逐步恢复饮食和活动,状态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江帆查房

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江帆提醒,类似于苏婆婆这种本身基础疾病就比较多且复杂严重的患者,往往会忽视其他疾病的发生和防治。无论是放置过心脏起搏器、支架,还是有过大型手术史,术前都会有全面的评估。如果婆婆在没有发生排石前处理,那么单纯进行单孔手术就能解决。

江帆强调,对于疾病的防治一定要把握时机,早发现、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复查,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武汉市普仁医院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