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刘姗姗

32岁男子崴脚后造成骨裂,在家卧床静养了一个月,结果突发胸痛紧急就医,检查发现竟是双侧肺动脉栓塞。危急时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巧用一根导管进行碎栓、溶栓手术,成功解除危机。

赵先生(化姓)今年32岁,平时上班也是久坐在办公室,很少运动。一个多月前,他在下楼梯时不小心崴到脚,当即感到左侧踝关节疼痛不适,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骨裂。为了尽快康复,他就一直在家卧床休息,因为疼痛也不敢下地。在家静养一个月后,赵先生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休息后也无法缓解,家人赶紧将他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

结合患者的症状及CT肺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医生很快确诊,患者为双侧肺动脉栓塞,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当务之急是快速清除致命血栓。完善术前检查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夏冬平医生为他实施了急诊介入手术,在导丝的引导下,将一根猪尾巴导管送至肺动脉栓塞处,快速旋转导管进行碎栓,再经导管注入溶栓药物。术后,赵先生的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已顺利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为患者实施手术(武汉市中心医院供图)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介绍,这位患者年纪轻轻突发凶险的肺栓塞,背后原因就是崴脚后长期卧床不动。因为下肢外伤或骨折术后久卧静养而引发肺栓塞的情况并不少见,长期卧床导致血液淤滞,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流到处游走堵住肺动脉,从而造成肺栓塞。

肺栓塞属于临床的急危重症,其典型症状是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但也有患者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久坐久卧、骨折或者术后患者、高龄、高血压、高血脂或肥胖患者、孕产妇等,都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肺栓塞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如果不及时救治,严重者可导致猝死,因此快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挽救肺栓塞患者生命的关键。

虽然骨折或手术后需要相对的制动,但并不是一味地躺着完全不动,可以适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一旦出现咳嗽、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