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

相信不少有心律失常的病友对胺碘酮并不陌生,作为经典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适用范围广,堪称抗心律失常的“万金油”。尤其对危急心律失常的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胺碘酮非常有效,但由于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多、药物相互作用等,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不少限制。长期应用可对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脏、肝脏、肺、甲状腺、皮肤、神经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进行基线监测和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下面药师为你整理8个使用注意事项:

一、餐中服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胺碘酮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大多发生于初始负荷阶段,包括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和便秘。餐中服药或降低剂量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

二、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

胺碘酮可以引起心动过缓和房室结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虽然胺碘酮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其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更低,也建议服用胺碘酮前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且每3~6个月复查一次心电图,如有异常应停用或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三、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

胺碘酮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因此口服胺碘酮后应每3~6个月复查功能。若血清转氨酶水平是基线的2倍以上,考虑诊断为肝炎,大多数患者应停用胺碘酮。

四、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

有报道显示,使用较高剂量胺碘酮的患者发生甲亢或加减的风险约20%,剂量低时风险也降低。因此,使用胺碘酮治疗前患者应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并且每3~6个月复查一次。

五、咳嗽气短及时就诊—复查胸片

长期服用胺碘酮会引起肺毒性,其与总累积剂量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肺炎或肺间质纤维化。一般要在胺碘酮治疗数月至数年后才会发生,也有在治疗2-3周内发生严重肺部不良反应的病例。因此,服用胺碘酮前应检查胸片作为基线参考,之后无症状患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有咳嗽、气短等相关症状的患者需及时就诊。

六、手抖、走路不稳需就诊

长期使用胺碘酮可产生神经毒性,导致震颤、共济失调、周围神经炎伴感觉异常及睡眠障碍等,患者如在用药期间出现神经方面不良反应,应及时停用胺碘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畏光、视物模糊要查眼

长期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角膜微沉着等不良反应,如在用药期间出现畏光和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进行眼部复查。

八、不可自行停用药物

最后强调一下,所谓“停用胺碘酮”不是自行随意停用,而是要经过医生诊断,评估风险获益更改治疗方案,在医生指导下停用。

最后总结

如服药期间出现上述症状,可直接前往心内科就诊,尽快寻求专科医生指导。

审稿专家: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石琪主任

作者: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药师 柯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