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电动车随处乱放,现在好了,有了这个非机动充电车棚,大家停车规矩了,车也不怕淋不怕晒了。”“感谢街道、社区为我们着想,我的电动车有地方可以停放充电了,再也不用天天从好远的地方拉电线来充了。”......从电动车“无处安放”到安心充电、停放,居民的“爱车”自此有了新去处,永安西扩小区居民每每提及此事,称赞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永安西扩小区是全市最早的一批回迁安置小区,相比附近商品房小区,居民在生活环境、体育健身、日常便利等方面需求更强烈。永安社区社区工作者在对永安西扩小区日常走访时发现,有居民将电动车停放在楼梯过道和消防通道,严重影响了安全通道的畅通和他人的正常出行,部分楼栋甚至有人在楼道内拉线充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掌握情况后,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联系物业、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部署协调会,一方面对乱停乱放现象进行常态化管理,另一方面对小区空地进行重新规划,建设一批非机动充电车棚。经过几个月的沟通协调,充电车棚如期动工并顺利落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走进车棚内可以看到,车棚中车辆停放整齐、充电有序,“这个车棚就在我家楼旁边,停车充电非常方便,以前乱停乱放的现象都没有了,现在很安全,心里踏实多了。”前来停放电瓶车的居民孙正明说道。该车棚不仅能为车辆遮风挡雨,还配备了灭火器,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永安西扩、五里桥新村作为回迁安置小区,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简陋,居民没有固定的休闲场所和相关配套设施。为了休息和聚在一起聊天,部分老人把居民搬家丢弃的旧沙发、旧椅子摆放在单元楼道口,这些“缺胳膊少腿”的座椅,既影响小区环境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于此,永安社区党总支牵头,联合小区党支部召开“三方议事会”,与小区业委会、物业共同商议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决定与共建单位联手,共同出资为小区捐赠53条休闲座椅,彻底解决了居民自行随意设置休闲桌椅的问题,也改善了小区的“精神面貌”。随着便民座椅的固定安装,崭新的座椅成了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打造和谐幸福社区,近年来,永安社区两委成员积极探索“1+4+N”工作法,创新驱动、多点发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新突破,确保各种“声音”事事有人问,件件有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将党支部建在小区里,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通过‘四支队伍’建设,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一是以‘问需’为核心,打造党员智囊团。通过社区党总支牵头,按照‘定格、定人、定责、定时’的工作要求,将辖区划分为四大网格,为社区干部划分‘责任田’,通过日常走访+接待问需,了解群众意愿、收集民意,根据难易急切程度,召开党员大会集思广益,为各项工作出谋划策。二是以‘助民’为动力,打造矛盾调解队。依托‘居民之家’服务窗口,定期召开居民接待日,倾听群众诉求,做到一月一次,一事一议,将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永安社区社区工作者杨月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步,永安社区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通过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提高小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营造和谐最美小区。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刘婉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