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缴纳一定金额的“质保金”,就有“实力雄厚”的公司帮助推广产品,还能保证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这究竟是“商家限时福利”还是另有“猫腻”的圈套?近日,上海宝山警方根据线索成功捣毁一个以推广农产品为名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宝山公安分局供图(下同)

“对方说有渠道可以帮我推销农副产品,许诺我一年能达到50万的销售额,但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要我预先缴纳一笔质保金。”5月13日,宝山分局双城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农副产品店负责人报案,称怀疑自己遇到了诈骗,对方利用“推广”农产品的名义,诱骗其支付质保金4800元,但是付完钱后工作人员对其爱搭不理,说好的订单也迟迟没有兑现,再次前往该公司时发现已人去楼空,遂报警求助。

接报后,双城派出所立即介入展开调查。通过细致的走访排查和深入的资金流分析,民警逐渐厘清了涉案公司的运营模式和人员情况。在掌握确凿证据的基础上,5月30日,双城派出所出动警力至台州等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抓获团伙成员6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查,该公司通过网络社交软件主动联系售卖农产品的商家,谎称自己有渠道可以推销农产品,以此为幌子邀请商家到公司面谈,并利用精心设计的话术虚构自身具备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公司规模。在获得信任后,该公司与商户签订合作协议,并以保证产品质量为由收取商户金额不等的质保金。为了营造有效推广的假象,该公司为缴纳完质保金的客户单独建立售后群,群内则由员工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客户“维护”。当商户对订单质疑时,该公司便安排人员假装购买客户少量商品进行搪塞。与此同时,从商户处收取的所谓的质保金,实际上则被该公司恶意侵占作为员工提成和公司收入。经初步查证,自2月以来,该诈骗团伙已成功作案110余起,受害群众达120余人,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汪某等6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宝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示:

在与陌生人进行交易合作时,务必谨慎核实对方身份和资质,切勿轻易支付任何形式的质保金或押金,谨防上当受骗造成损失。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