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警察、律师等身份,利用受害人钱款被骗后紧张自责、想要止损的心理,以帮助其维权追损为由,对受害人进行“二次诈骗”。这样的诈骗新套路,让一些人防不胜防。在近日推出的《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中,有针对性地发布了识骗方法和防骗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东方IC

电信网络诈骗近年来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犯罪类型。6月24日,中宣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旨在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积极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这两天,各地也相继披露了一些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比如上海宝山警方侦破了全市首例“境外招工”诈骗案。

全民反诈,预防为先。每个人都需要警惕诈骗新手法,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更不要做电诈“工具人”。一些人因社会阅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或为不法分子提供电话卡、银行卡,用于骗取被害人资金、转移赃款;或为其搭建技术平台,进行精准引流……奉贤公安分局高校派出所近日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反诈意识。

反诈宣传教育,要因人而异。来自权威部门数据显示,涉及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虽然仅占全年总发案数的1%左右,但是由于老年群体反诈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常常跌入各种各样的骗局中,一旦发生被骗,对于老人的身心影响非常严重。除了警方要加大打击力度之外,居委会干部以及家庭成员也要手把手教会老人如何防范。

反诈宣传既要“走新”,更要“入心”,多措并举织牢反诈“防火墙”,切实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引导全民参与到反诈工作中,让“天下无诈”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方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