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虽然是名满天下的湖南名士,但他也曾经因一时的怒火,差点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当时,他正处于事业上升期,被委以重任,全权处理湖广两省的军务。谁曾想,他会在一次会见中,对一位二品总兵大加斥责,命令他"滚出去"。这番狂言惹怒了对方,竟然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左宗棠的敌人们步步紧逼,历经艰辛,他最终能否扭转乾坤,化险为夷?这场矛盾的起因又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湘乡赤子的抱负

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这一天,一个婴孩的啼哭声打破了湖南湘阴城中一户人家的宁静。这就是后来享誉华夏的左宗棠,虽出身寒微,却怀有报国振兴的大志。自幼饱读诗书,他便展现出过人的聪颖和好学精神,父亲见他头脑灵敏,遂携同前往长沙城求学深造。

少年时代的左宗棠勤奋好学,屡试不渝。庆二十一年,他年仅四岁便随父亲在长沙府试中夺得了第二名的殊荣,由此确立了成为人杰的雏形。之后他接连在岳州、衡州等地的考试中摘取桂冠,足见他的英赫非凡。尽管命途多舛,屡遭挫折,但恩师贺熙龄慧眼识珠,高度赞赏了他"卓然能自立"的独立人格和过人的才能。可以说,这为他日后在政坛上所取得的成就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咸丰年间,风云际会,满清王朝内忧外患,左宗棠洞悉时势,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学和智慧。承蒙张亮基、骆秉章等贵人携为己用,他得以步入仕途,开启了人生另一个辉煌的篇章。作为骆秉章的心腹幕僚,他独挥军政大权,驰聘四海英才,领导湖广两省军民共御外侮,让太平天国的狂飙在此地渐渐平伏。可谓是栉风沐雨,砥砺了他的才干,累积了他的阅历,为终成大器奠定了基础。

二、军政新贵的权威挑战

满清王朝内忧外患,左宗棠在幕僚骆秉章门下日理万机,独挥军政大权。当时太平天国狂飙大作,清王朝节节败退,左宗棠全力辅佐骆秉章,兴师云云,策动"内清四境"和"外援五省"的军事行动,使局势略见曙光。

骆秉章器重有加,视左宗棠为知心人,除了日常文牍之外,更是将军国重务尽数付托。左宗棠勤恳有为,办事勿疑,深得骆秉章赏识。骆秉章曾数次在奏折中褒扬左宗棠"勤勉过人、孜孜不倦",可谓是锦上添花,由此左宗棠在朝野中小有名气。

岂料此时一个意外的插曲,几乎葬送了左宗棠锐不可当的前程。1859年,零陵总兵樊燮将调任四川川军,离任之际,前来辞行。会见之时,骆秉章与左宗棠并肩而坐,樊燮只对骆秉章行礼问安,却置左宗棠于不顾,神色漠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方权力重臣,左宗棠素来傲气难平,岂能容忍如此猖狂无礼?当下便怒斥樊燮"不知规矩",指责其对上级目无尊重。樊燮亦不示弱,直斥左宗棠"劣幕"无权训诲,二人遂在巡抚府中大加唇枪舌战,场面一度剑拔弩张。

三、贪腐武官的反扑报复

樊燮实乃武人草莽,素无文雅,是以对左宗棠的责骂虽有不快,却也未曾太放在心上。然而左宗棠乃一代名士,见识高明,加之职权在身,自难容忍如此侮辱。于是他翻查樊燮往日劣迹,竟发现其贪婪无度,罪行累累。

原来樊燮早年效力于永州、零陵等处,凭借武力混迹军中。及至官运亨通,骄纵自恃,遂陷痼疾般的贪腐泥淖。他假公济私,克扣军饷,私自征调士兵为其营役。更有甚者,擅自调拨军费白银900余两,以及铜钱3300余串,吞吓无数民赘。

一旦权力过于集中且无有节制,腐化便如野火燎原,殆无遏止。当年清王朝臬武官尚多后嗣,奸猾狡诈,为非作歹,樊燮自然难逃其咎。当地知府黄文琛屡次劾告樊燮劣迹,奈何朝纲顽钝,官场黑暗,屡陷囫囵。

有别于黄文琛的无能为力,左宗棠身居高位,权大势重,加之樊燮的亲信官文已被调离湖广,因而可以有恃无恐,对樊燮的种种罪状展开彻查。经过细细核对,他找到了樊燮徇私舞弊的确凿证据,立即呈奏朝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咸丰帝看过奏折后大感震怒,下旨将樊燮革职查办。樊燮虽然想借助亲信挽救狼狈,却也于事无补。左宗棠一时风光,似乎已将狂妄的樊燮做了明摆了。谁料樊燮并非省油的灯,竟携手朝野要员对左宗棠穷追猛打,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

四、命运的转折和生死博弈

左宗棠的一纸奏折,虽令贪污狂妄的樊燮受到革职查办的厉害处分,但却也招来了朝野阴谋的恶意报复。樊燮固然一时受挫,却也并未就此认栽。他暗中结交豪门显贵,怂恿他们为自己撑腰打抱不平。

众所周知,清王朝中期,特权阶级的特权主义严重泛滥。朝野显贵无往不在,甚至连咸丰帝本人也时常在大臣的压力下屈从权奸,这为樊燮伸冤翻案创造了可乘之机。

不久,奏折纷至沓来,将左宗棠诋毁得一无是处。有的称其"狂妄自大,目无君纲",有的谩骂他"伶牙俐齿,倚权凌人"。其中尤以王用渥等大员最为猛烈,他们将矛头直指左宗棠,要求朝廷严惩不驯。

面对如此汹涌的舆论浪潮,咸丰帝深感左宗棠难辞其咎,但又对他办事能力推崇备至,遂决定采取缓兵之计,将他从湖广调离,暂时捱过去。左宗棠本人虽对此决定耿耿于怀,但为了大局着想,也只得听之任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在此时,事态出现了更加剧烈的反转。朝野权贵们见缓兵之计未果,乃又穷凶极恶,密谋弹劾左宗棠。一时间,御前纷争不断,左宗棠更是遭到了人身攻击,所向无力。

在这最为危急存亡的关头,左宗棠深知自己的处境已陷入了穷途末路,性命安危堪虞。他不得不孤注一掷,写下最后的一封家书,盼望有生之年能与妻儿重逢。就在他准备一走了之时,却传来了咸丰帝的最后圣旨。

五、扬帆再起的宏图伟业

左宗棠在朝野权贵的重重阻挠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在他准备一去黄泉之际,咸丰帝下达了一道意料之外的圣旨。经过沉潜思考,帝王终于认清了左宗棠的贤良才略,不愿其就此就此陨落。因此这道圣旨为左宗棠留下了伏笔,使其获准重新施展才华。

按照圣旨要求,左宗棠被遥调新疆担任将军,全权统帅西域军务。新疆乃是满清王朝的棘手之地,穆斯林回乱不断,朝廷对其一直望而生畏。派遣左宗棠前往平乱,不啻是让他背水一战,扫清门户,方可重新扬名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之行艰险万分,阻碍重重,但左宗棠并未因此而止步。到任后,他锐意图治,打破了陋习,整饬军纪,为重振雄风奠定了基础。他用连绵作战之法打击逆民,将叛乱分子一一瓦解,迅速平定了地方武装的叛乱。

纵观左宗棠在新疆所做所为,举止言行无不展现出一代名臣的智慧与魄力。他不仅军事上夺取了连连胜利,而且在治理上也推行了一系列睿智之策。既保护了当地穆斯林的信仰自由,又推广了汉文化,使得新疆社稷昌隆,文明有馥。

在新疆战功卓著的同时,左宗棠更被派往俄国协商归还阿穆尔以西土地,谈判数月始克有归,为国家赢得了百万里疆土。自此一来,他已成为满清王朝上下同心、无可替代的力量。

左宗棠屡立戡难勋绩,风云激荡之后,终于重新在王朝中稳站住脚跟。这从一位幕僚身份走到重新成为朝野名人,足见他的过人之处。而正是他敢于同朝野权贵斗而又不失其中正则的气概,才得以最终扬帆远航,重现人生的巅峰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