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心理角度而言,大部分人都喜欢看逆袭故事。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圈,就有一个濒临倒闭的三线小厂,抱住中国最牛公司大腿,只用五年时间就上演了一出草根逆袭大戏,超越理想汽车成为新势力大哥。到底是哪一个车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超越理想汽车成大哥

风口之上,在国家政策补贴和行业东风的合力下,前些年诞生了许多造车新势力,巅峰时刻多达上百家。然而其中很多家都不是正经造车,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骗补贴。还有一些新势力在竞争中败北,无力继续经营。时至今日,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只剩理想、蔚来、小鹏、哪吒、零跑、赛力斯等。而理想在销量、市值等方面遥遥领先,向来都是造车新势力大哥,就连蔚来和小鹏都难以企及,更不要说其他新势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赛力斯后来居上,理想的大哥宝座被抢走了。6月18日,赛力斯市值冲到1416亿元,首次超越理想汽车1510亿港元(约1415亿人民币)的市值。6月20日,赛力斯市值又攀升至1527亿元,而理想市值为1414亿港元(约1315亿人民币),两者之间的差距拉大到200亿元,相当于一个江铃汽车的规模。显而易见,赛力斯超越理想,无可争议地成为了造车新势力的新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领先的不仅仅是市值

除了市值之外,赛力斯还在营收、毛利、销量等方面,实现了对理想的超越。今年一季度,赛力斯营收高达265.6亿元,超过理想的256亿元;同期赛力斯毛利率为21.5%,也高于理想的20.6%。当然,在净利润方面,赛力斯还落后于理想,不过二者处于此消彼长的态势。今年一季度理想归母净利润为5.93亿元,同比下滑了36.7%,环比暴跌近9成;而同期赛力斯为2.2亿元,同比上升135.12%,环比暴涨3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三季度,赛力斯的问界M7参数图片),一度把直接理想的经典车型——理想ONE打残了。李想坦言:“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理想ONE销量崩盘,不得不提前停产。今年以来,问界月销量又多次超越理想。今年第23周,问界M9的销量高达3570辆,在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稳居榜首,遥遥领先于A车型。这已经是问界M9连续第九周荣膺这一桂冠,而理想则无车型上榜。问界M9以一打九暴击A,这是理想没能做到的事情。

BB

B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傍上中国最牛的公司

赛力斯逆袭成功,离不开华为。2019年年初,当时还未改名赛力斯的小康汽车,与华为举行了一场不起眼的合作签约仪式,迈开了逆袭的步伐。众所周知,华为堪称中国最牛公司。在美国的打压下,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等巨头都撑不住跪下了,但华为不仅抗住了,而且还打响一场“科技上甘岭”的反击之战:手机对抗苹果,芯片对抗高通和英伟达,鸿蒙对抗微软和谷歌,通信对抗思科,鸿蒙智行对抗特斯拉和A……

B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赛力斯还有些迟疑,选择零部件供应模式与华为合作,但是销量一直没有多大起色。后来,赛力斯痛定思痛,终于下定决心进行豪赌,选择被调侃为“出卖灵魂”的“智选车模式”,与华为深度合作,把主导权交到华为手中。由此,赛力斯一飞冲天,实现了销量的大丰收,并在市值上一飞冲天,成为新势力新大哥。看到如今赛力斯的大放光芒,不知道那些指责其“出卖灵魂”的人,会不会感到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年时间,从三线车企到新势力一哥,赛力斯苦尽甘来,当然也冷暖自知。其一,华为一旦正式下场亲自造车,赛力斯就有沦为代工厂的风险。其二,已经有越来越多车企,选择华为的智选车模式,例如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傲界等。以后,赛力斯无法再独享华为资源的专宠,要面对来自己其他对手的竞争。但无论如何,赛力斯傍上华为五年,从濒临倒闭到新势力一哥,至少留在了牌桌上,这远比被淘汰出局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