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何珣 记者 奚钦)近日,紫阳县委组织部举办的2024年度村级党支部书记“一线点兵·争先进位”擂台比武活动引发全县热议。热议的不光是今年活动与前两年的不同,还有本次活动处处体现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破形式传统 聚力能力提升

“不做PPT,不做视频,也不论材料,今年的‘擂台比武’又升级了,对支部书记的要求也更高了!”东木镇组织委员钟鹏在城关镇青中村现场观摩间隙说道。

“我们观众也从会场走到了现场,感受真是大不一样!”同行的焕古镇腊竹村党支部书记余恒明附和道。

跟以往不同,本次活动打破支部书记依次上台讲演的传统形式,采取“实地观摩评+部门业务评+群众满意度评”等方式进行。从17个镇级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要在自己的“根据地”,为其他兄弟镇村全方位交流展示围绕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检验村党支部书记在推进“一强五好”村党支部建设助力和美乡村的综合成效。

“在以前,支部书记只需要准备材料和背稿子,现在大家都要来自己的村上现场看,我们必须提前谋划,全面安排,这对支部班子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综合能力的检验。”界岭镇斑桃村党支部书记彭训银说道。

为了避免比武定胜负可能存在的主观片面,今年的评分标准还融入了部门业务平时考核情况和电话访谈群众满意度评价,既注重现场“显绩”,又注重日常“潜绩”,更显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破创建难题 聚力环境提升

走进蒿坪镇黄金村,第一印象是“净、齐、美”,令人心旷神怡。乡土文化墙、滨河步道、青藤老树、多彩花卉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让观摩组眼前一亮。

近年来,紫阳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对标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坚持党政主导、镇村主体、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积极探索山区和美乡村建设路径,高标准打造具有紫阳特色的“山地版”和美乡村示范典型,其中城关镇塘么子沟村、蒿坪镇改革村、黄金村、向阳镇营梁村和焕古镇腊竹村正在创建和美乡村省级示范村。

营梁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出“半亩茶园”这一靓丽名片。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实施网格化管理,不断强化旅游服务和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硬件好了,也带动了增收,群众自然而然的有了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自主成为了乡村建设主人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破量化极限 聚力标准提升

“青中村的花婆婆民宿项目运行后,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1个固定岗位,十几个兼职岗位,每人收入在4万元左右,每年向村集体上缴8万元固定收益,可销售本村农产品18万余元。光是今年五一期间,青中村接待游客就超过了三万余人;观音村党支部巩固深化‘三联’工作机制,推动农渔旅融合发展,与温家坪村共享土地资源,深化招商合作,逐步形成仁河归雁产业园区......这两个一类村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在部门评比环节得到了县农业农村局的肯定,在各自片区高分领先。”紫阳县委组织部指派第一片区指导组组长雷红民说道。

为开展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行动,紫阳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全县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紧扣“标线”“防线”“红线”分类要求,按照“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一级党组织评定、县委组织部抽查复核”等程序,将全县370个基层党组织评定为“一二三”类,形成“首次确定、动态调整、争先进位、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

“我们是二类村,今年制定了很多进位措施,准备明年冲刺一类村。今天看到这么多一类村的巩固提升措施成效,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很多分类标准的‘标线’在被突破,被抬高,擂台比武这种考核方式也从‘做没做’‘有没有’的‘量’向‘好不好’‘优不优’的‘质’的转变,我们必须再努力再加油,不可松懈!”高桥镇板厂村党支部书记金铭锋感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这次擂台比武决赛中涌现出的优胜者,将在紫阳县“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同步表彰,紫阳县委组织部还将组织优胜者外出挂职锻炼和参加培训,并在评优树模中优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