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荔枝看海丰,海丰荔枝看赤坑”,海丰赤坑,这个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种植历史超过40年的小镇,正在因荔枝而兴,不断擦亮“赤坑荔枝”金字招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赤坑镇开展“美‘荔’赤坑、多‘枝’多彩”赤坑荔枝IP形象发布暨荔枝农特产品推介活动,以荔枝为媒,节会搭台,内容涵盖农特产品推介会、荔枝和相关农副产品展销、赤坑荔枝IP形象征集和发布等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和活动旨在打造“赤坑荔枝”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富民兴村。

记者了解到,赤坑镇位于海丰县东南部,辖区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山地丘陵众多,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光照雨水充沛,平均气温常年保持在22℃,年平均降水量在1900至2500毫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900至2100小时,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优势为赤坑“以农兴镇”的发展特色提供优越的自然环境。这里地大物博、一脉相承,这里活色生香、荔味飘香,不仅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更是盛产丰隆大米、海丰白虾、罗非鱼和赤坑荔枝,其中,赤坑荔枝的美誉名扬四方。

作为汕尾荔枝产业的主产地,赤坑镇荔枝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年均产量2万多吨以上,位列全市之最。从“传统”种植到“基地化”种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赤坑荔枝走过了筚路蓝缕的40年。当前,赤坑荔枝产业发展格局“雏形”已凸显,尤其是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赤坑镇坚持把荔枝产业作为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作为富民兴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品牌效应,改良优化品种,拥有红灯笼、仙进奉、冰荔等优质果种,实现荔枝品质和产量“双提升”。赤坑镇成功举办了汕尾荔枝跨境电商出口RCEP国家首发仪式,先后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银奖、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东省荔枝专业镇、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入选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广东省荔枝产业科技创新示范镇。

凭借“金字招牌”,赤坑荔枝畅销大江南北,甚至远销海外。因其采摘时间较晚于海南、广西及广东粤西、珠三角地区,避开了上市高峰期,不仅有效缓解销售压力,还对荔枝的价格和销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赤坑辖区内交通四通八达,有汕可、陶赤两条道路通往汕尾市城区、海丰县城和国道G324,沙港高速互通已建成通车、镇区距离厦深铁路东涌站仅3公里,距离埔边高速互通口也仅10公里的路程,为外商到赤坑采购荔枝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每年都有80%以上的荔枝销往全国各地。

接下来,赤坑镇将大力实施“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荔枝产业科技创新示范镇”创建行动,写好“土特产”文章,擦亮“绿美生态”底色,答好“产业、品牌、文旅”三张答卷,以荔枝产业为牵引,促进“一业兴百业旺”,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在赤坑走深走实,取得成效。

文、图 记者 李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