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苏州市中医药学会主办、苏州市中医医院承办的苏州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进展学习班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医皮肤专科思维,培养高质量、实战型中医皮肤专项人才,深入挖掘吴门医派名老中医诊治皮肤病辨治思维和学术经验,更好地发挥中医治疗皮肤病的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诊治皮肤病临床实践技能和科研水平,推进苏州地区中医皮肤专科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大会邀请苏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贾秋放、苏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葛惠男、苏州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陈竞纬、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城、中西医皮肤科知名专家教授出席。同时,围绕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温病理论实践、中西医整体观等当前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临床,全面推动了中医皮肤科专业的进步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的委员选举由苏州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陈竞纬主持。会议选举通过了青年委员、委员、常务委员、学会秘书、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顾问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葛惠男指出,要重视经典学习、加强临床科研转化,对吴门医派皮科发展予以肯定并寄予厚望,希望苏州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带动苏州地区中医皮肤科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新任主委、苏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原丽琼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吴门医派要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皮肤科疾病诊疗水平,以开放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中医皮肤科的诊疗范围和服务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进展学习班举办。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谭城表示,湿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面临着诸多挑战,此次大会汇聚中西医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湿疹-特应性皮炎的诊疗进展,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推动学科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秋放对大会成立和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进展学习班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对“吴门陈氏皮科”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寄予殷切厚望。他希望吴门陈氏皮科能够将先人的治病理念精髓发扬,不断开拓创新,融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成果,共同推动皮肤科事业的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班首先由江苏省中医院原皮肤科主任闵仲生教授就现代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展开论述,强调以辨证治疗为核心,提出内服治疗以从“心”、“脾”辨证治疗为根本方法。临床需辨别心脾积热证、心火脾虚证、脾虚湿蕴证、风湿热蕴证、脾虚血燥证、脾肾阳虚证并予以相应的方剂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的疗效。临床针对不同皮损,应结合外用药物治疗及针推治疗;重度AD可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原皮肤科主任施辛教授从整体观出发,从临床病例诊疗分析入手,讲解了整体观的重要性,中医、西医、其他科学都需要整体观念。此外,他还介绍了苏州的温病学大家、温病学派诊疗发展沿革,给大家带来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阴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高以红教授带来了龙砂医派三因司天方在特应性皮炎诊治中的应用,从诊疗病例的讲解中剖析三因司天方的源流、五运六气的诊疗体系,将天干方、地支方运用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令人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江区中医医院原皮肤科主任潘永年教授分享的是温病学中湿温部分的内容,以四例医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湿温治法。同时,指出有一阴一阳湿火之聚结以轻宣治法、芳香护膻中化邪法、上中下同治法、调畅气机宣通三焦法,为湿温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苏战豹带来的是银屑病温病论的诊治体会。他首先阐述了暑温与湿温的内涵,并从上中下三焦分别辨治,针对代表方剂进一步详述方解应用,通过病案展示了临床应用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仓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冯建清教授介绍了方氏皮科流派溯源传承及特色疗法,详述了药线引流法和临方调配的应用,精彩展现了中医特色外治疗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会议100余人参会,专家授课内容丰富,与会人员学习热情高涨。今后,苏州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也将举办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促进苏州地区中医皮肤科专科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周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