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苏州这座常住人口超1200万的地级市,终于对自家的落户政策开刀了。

具体政策是: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非苏州户籍人员,拥有本市合法产权住房的、购买本市新建商品住房且完成网签备案的,可以申请办理户口,8月1日起开始实施。

苏州的政策简单直接,就是买房即可落户。

其实不难发现,放开户口是大势所趋,包括青岛、武汉、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都放开了落户政策,只不过在具体规则上会有些差别。

有些城市是一撸到底,租房都可以落户,有的城市则跟苏州一样,只实施买房即可落户。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截止到26日,已经有超过20个城市出台“购房即可申请落户”的政策。

而这些城市放开落户政策的原因,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苏州来说,短期的目的就是为了楼市,想让更多人接盘。

克尔瑞数据显示,1~5月,苏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32.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1.96%;

单独的5月份,商品住宅成交2074套,环比下降6.91%,同比下降54.5%。

如果是一座常住人口只有两三百万甚至更少的小城市,这样的销量倒也能理解。

可苏州的常住人口为1295.8万人,经济上虽然比不上四大一线,但也绝对不差。

一座这么大体量的城市,拿出这样的成绩来,确实是比较难看的,地方为了刺激需求,自然是把压箱底的政策都拿出来。

只不过这个压箱底的政策,恐怕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为什么?看看之前放开的几座城市就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来说说在去年11月调整户口政策的青岛。

卓易数据显示,今年1~5月,青岛新建商品房成交2.72万套,同比下降32.53%,总成交额为506.85亿,同比下降31.07%。

而武汉最近的一次调整是在2023年12月7日,今年1~5月,武汉新建商品房网签销售6.05万套,网签销售面积664.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超40%。

你看,即使是放宽了落户,即使是有更大力度的利好政策,但市场还是这个样,苏州大概率也不会例外。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些城市的户口,含金量实在是太低了。

像之前一些二线城市公布新落户政策的时候,就有不少网友吐槽,有人说为了救市病急乱投医,有人说户口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网友的表态,其实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人对落户政策调整的态度。

户口就是户籍,大家习惯把户籍与买房和教育这两件事关联到一起。

可现在,买房的限制性政策正在逐步放开,而且绝大多数城市已经彻底放开,管你有没有户口,想怎么买就怎么买。

教育上,一些城市是有优势的,它们一旦给落户开一个大口子,就有大把人进去,但很显然,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否则教育就乱套了。

总之一句话,我们看重的户口,人家不开口子,我们觉得无关紧要的,人家把口子打开了。

既然是这样,这些“无关紧要”的,刺激作用自然强不到哪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从长期来看,对落户动刀,目的是为了城市人口。

我国人口那点问题就不多说了,现在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一二线城市的人口流动趋于平稳,有的还像苏州这样,常住人口虽然在增多,但增量却不断减少。

2021年,苏州常住人口增加9.8万人;

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6.4万人;

到了2023年,只增加了4.7万人。

同时,城镇化走到了后半段,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大幅减少。

以上这些转变,都意味着刚需减少,意味着改善需求需要扛起楼市大旗,可改善又没有刚需那么迫切,并不是说这房子非换不可。

而且咱们都知道,人口是发展的关键,它不单单影响到楼市,包括人才、消费等诸多方面,都跟人口有关系。

所以为了保证自己在长期上有一个稳定的发展,那么必然要尽早开始抢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