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事先坐下谈谈……”在伊家沟社区,新新家园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王光存正在调解小区内孙女士家庭纠纷。经过王书记的耐心劝说,双方握手言和并互致歉意。这位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奋战了三年的“老书记”,成为了小区矛盾纠纷的“解铃人”。在肥城市,像王光存一样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的老同志有上千人之多。

近年来,肥城市引导891名离退休老党员到社区报到,遴选153名老同志担任老党员工作室主要成员;培育组建“桃都银辉”小区巡逻队、便民维修队等“银”字号特色服务队170余支,老党员华丽“变身”为基层治理的“助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组织“融”入育银雁

老党员作为小区治理的关键一环,在传递好党和政府的温暖,营造和谐平安的人居环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肥城市国泰现代城小区的老党员,将目光聚焦到小区治理模式的改变上,小区居民实现了从“置身事外”到“当家做主”的转变。

“小区党支部上任后,接手了物业,物业费降到了0.56元/平方米,一年能省400多块钱,价格虽然降了,服务却上去了。”国泰现代城的居民介绍说。“新两委”班子履行自治自管职能后,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对物业服务费收费标准设置明确规定并张榜公示,直接聘用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维护小区日常管理,减少了中间费用的支出,小区管理更加精细化,资金使用的效率也更高。累计新修建沥青路80多米,更换路灯38盏,维修电梯12部……“堵心路”变成了“顺心路”,小区居民对小区党支部竖起了大拇指。

在国泰现代城成功经验的带动下,肥城市完善“荣退-报到-作用-反馈”机制,将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老同志推选出来。目前,肥城市主城区410个住宅小区,通过单建和联建的方式,共成立小区党支部277个,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256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小区支部委员。

头雁领飞聚“合”力

在伊家沟社区新新家园小区内,家电坏了,拿到小广场就有人免费给修;刀具钝了,打个电话就能找人磨刀……小区党支部书记、老党员品牌工作室负责人王光存带领支部老党员,倡议设立“便民工具箱”,为大家排忧解难。

伊家沟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义务家电维修的活动如今已持续3年,为了鼓励志愿服务,街道和社区还积极协调,为王书记他们提供场地、工具、遮阳伞等条件。像新新家园小区老党员品牌工作室这样的工作室在肥城还有很多,“朝夕相伴”老党员品牌工作室成立“楼道红管家”、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敲门敲窗”入户走访活动,摸清居民家庭状况、搜集小区居民所想、所盼的问题,定期为老年居民开展免费理发、免费听力测试、困难家庭走访慰问等等“一对一”上门服务。

近年来,在肥城市委老干部局牵头,有关市直部门单位、镇街协同配合下,链接银发人才,高标准建设“家门口”离退休干部活动阵地。先后打造“家门口”离退休干部活动阵地52处,成立新城街道龙山社区“李静老党员工作室”等36个老党员工作室,为老党员发挥余热助力治理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群雁“共”治绘“枫”景

调解居民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治理的过程就是为居民服务的过程。为解决河西小区“路灯安装”这个遗留问题,河西社区老党员主动发起居民议事,楼栋长、居民代表、物业、社区围坐一起商讨“安装路灯”问题解决方案,经过议事调解,问题得到解决。

社区居民雷宪新说,社区出面联系物业和我们居民坐下来通过讨论沟通,把想法意见都提出来,解开了思想疙瘩,决定由物业安装路灯并限时开放,给居民办了一件实事,我们的呼声得到了回应。

河西社区引导老党员打造7个行走的“居民议事厅”,网格员化身“首席接访员”,定期汇总各居民区的痛点、难点、热点、堵点问题,召集物业、居民代表及楼栋长等“热心骨干”到“居民议事厅”里议一议,真正实现有事好商量,商量成好事。

“我们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独特优势,通过老党员品牌工作室这个载体,组建“老”字号议事队伍,解决了谁来议、怎么议和议什么的问题,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肥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魏真表示。

护航飞雁“建”平台

肥城市按照“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牵头,建立“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志愿服务队”“老年大学临时党支部+志愿服务队”“社团功能型党支部+志愿服务队”“小区党支部+志愿服务队”4条工作链,由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立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全市109个老干部党支部已有97个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伍,覆盖率达到88.99%。

张有源是肥城市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他经常搬着马扎小区转,用身边的案例与群众交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群众身边事,他们容易参与,也让宣讲更加有温度。”张有源说。宣讲团成员为居民量身打造“会走的红马扎”“核桃树下”“小院讲堂”“银龄讲堂”等流动式“微课堂”,变“排排坐”为“围着坐”,采取拉家常、谈心交流等方式,生动讲述肥城文化、经济人物、身边榜样、新生代创新创业、乡村蝶变等五类故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汶阳田啊,我最家乡恋,人杰地灵娟秀画卷……”肥城市原副市长孙其昌指导,教体局退休干部杜先锋作词的《大美汶阳田》让群众纷纷鼓掌叫好。宣讲团将文艺创作“热点”和“爆点”与群众感兴趣、易接受、受教育的理论“兴奋点”相结合,通过小戏小曲、红色歌曲、锣鼓词等表演,将党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掌声。截至目前,肥城市累计开展各类文艺宣讲活动40余场,受众2万余人,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王琛玺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