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城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夯实网格服务团队建设,叫响“我是网格员 有事您说话”,变基层治理“被动接单”为“主动治理、超前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网格员们可以为了村民的一件小事来回奔波,为了百姓的一个电话磨破嘴皮,为了群众的一个求助竭尽所能,他们是社情民意的“顺风耳”,是群众身边的“服务队”,时时刻刻以群众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服务,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小管家”。

一台Pad,凸显精准为民服务。肥城市搭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指挥平台,常态化开展“双服务大走访”活动,网格员手持Pad终端巡查走访,累计采集人口房屋等信息近九百万条,打好服务群众“提前量”。田静,是老城街道城北社区田花峪村第一网格的网格员,她朴实勤奋,却又富有耐心。“要想服务好村民,首先得摸清群众情况和需求”。为了全面掌握网格内情况,她挨家挨户敲门入户,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把社区掌握的信息、自己了解的情况、群众反映的问题结合起来,逐一详细登记,并录入网格员Pad终端。“为了减轻我们的工作压力、简化工作流程,市里为我们配备了Pad,联入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指挥平台,方便我们上传和更新数据”。借助数字化、信息化工具带来的便利,她将残疾人、退役军人、低保对象等一一进行核实分类,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为今后开展网格工作和精准服务群众打下良好基础。目前,老城街道已顺利完成了群众信息建档工作,共录入人口信息4.3万余条,城北社区录入人口及住房信息1.47万条,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一个心愿,传递关怀困难群体。网格员化身“多面手”,小网格托起“微心愿”。为落实好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肥城市积极推行“十必访十必报一口清”工作法,把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列入必访人员范围。聂元贞是安驾庄镇洼里村第四网格的网格员,她利用空闲时间走访必访人群,主动上门为他们排忧解难。网格内的王冬梅与丈夫均为智力残疾人,婆婆80岁高龄,孩子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吃饱穿暖成了最简单的心愿。聂元贞十分关注这家人的生活,不仅为他们办理了低保证和残疾证,争取各项福利政策,还在生活中常常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一次走访中,她发现王冬梅的衣服破旧无法保暖了,便返回家中找来自己的冬衣给王冬梅换上。对于其他困难群众,聂元贞也是一直给予热心帮助。通过春蕾计划、雨露计划等,帮助贫困学生申请资助;对结团委、民政等部门帮扶活动等,给孩子们申请衣服、书包等物资帮助......像这样平常而不平凡的故事,在肥城的各个网格里时有发生。无数个“聂元贞”,用至亲至爱友善之心,为村民群众送去关怀和温暖。

一封感谢信,折射真情化解难题。在肥城,网格员不仅是网格工作的守护者,还是百姓身边的“贴心管家”。“非常感谢网格员王霞,一个下午都在跑前跑后,帮我们调监控,联系社区,联系志愿者,联系物业。没有您的帮助真的难以找到孩子”。新城街道桃都社区微信群里,网格员王霞收到了一封感谢信。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年2月上旬,一位居民向王霞求助,称自家孩子赌气出走。收到消息后,王霞立即组织展开了紧急寻找行动:首先,她把了解到的孩子特征和走失信息,发布到社区微信群,呼吁大家共同关注。紧接着,她与孩子父母在走失区域分头搜索,并向周边居民和商家排查线索。同时,她和同事们及时与物业、志愿者取得联系,共享排查信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在居民楼19层找到了孩子,孩子安然无恙。于是便发生了开头那一幕“致信感谢”的场景。为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离家出走”类似事情,王霞还特地编写了温馨提示,提醒社区居民群众做好家庭矛盾化解。“真情付出能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换来社区的一片祥和,无论多辛苦,都是值得的!”网格员王霞表示。

匆匆脚步,丈量村民群众分寸琐事;默默付出,心系困难群众所需所想。去年以来,肥城市3138名网格员步入千门万户,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各类事件52万余件,用点滴小事织就基层治理一张“网”,让“小网格”兜起民生服务万千事,叫响“桃都善治·万家如意”肥城基层治理工作品牌。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王首魁 朱孟颜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