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法企融合 新质发展”服务企业“走出去”品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数据合规专场供需对接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市司法局正式发布涉外法律护航企业“出海”征集令,征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痛点、难点问题,将汇聚全市涉外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现场。

向“走出去”企业征集法律难点问题

据悉,“法企融合 新质发展”服务企业“走出去”品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数据合规专场供需对接会,由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市工商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主办,广州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分会承办。

据介绍,全市现有律师超过2.6万人,其中涉外律师1675人、粤港澳大湾区律师113人,有61人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23人入选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入选的总数、比重均为全省之最。广大律师在涉外民商事诉讼与仲裁、知识产权、国际贸易、跨境投资、数据合规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

会议强调,要坚持需求导向,全面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供给。商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深度对接企业,主动了解企业“走出去”的难点痛点,同时要针对新业态经济,开展前瞻性法律服务需求调研,推出更多“小切口”提升“大服务”的涉外法律服务产品。

会上,广州市司法局发布“广州涉外法治全球高端智库”,赵联律师事务所的赵联、金桥司徒邝(南沙)联营律师事务所的邝玉球等33人入选该智库,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中文向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广州市司法局还发布涉外法律护航企业“出海”征集令,向全市“走出去”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数据跨境等行业,征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痛点、难点问题。广州市司法局在局官网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网页开设法律服务需求留言板,欢迎企业提出法律服务需求,该局将汇聚全市涉外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专家建议完善海外利益权益保护立法

在“出海”企业数据合规专程供需对接会上,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副主任张智超讲述如何从国际贸易角度看我国本土企业“出海”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发表主旨演讲。

“出海”企业目前主要有品牌出海、渠道出海、文化出海和科技出海4种模式。他介绍,据贸促会做的出海企业调查,80%企业是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2000人规模以上的大公司占比仅有1.5%,中小企业深耕的是文娱、游戏、旅游等领域,而大企业投入的是云计算、AI出行、智能互联等领域。

新兴市场国家随着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网络费用的下降,为中国企业提供多个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东南亚市场是中小企业出海的主流目的地。

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亮就我国外向型企业“出海”投资贸易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他指出,当前我国海外利益保护法治建设不足,相关规定散见于商务及发改部门发布的文件中,且以管理性、限制性规定为主,相对缺乏保护性规定。海外利益保护相关预防、协调、应急及救济机制尚不健全,“当出现损坏中国海外利益的事件时,我们的应急反应机制不够快”。

他建议,各方积极参与构建国际规则,推动建设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探索制定并完善海外利益权益保护的各领域专门立法,并适时颁行海外权益保护上位法,以构建单行立法与综合立法相结合的全面、具体、完备国内规则体系。

涉外律师如何为“出海”企业的网络数据安全保驾护航?“当我们谈到数据安全概念时,它不仅仅是技术概念”,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闪涛解释,作为涉外律师可以给“出海企业”做合规的“体检工作”,“查出来数据盘点有哪些地方可能有问题,对标对表结合法律法规找出问题和差距,协助企业解决瑕疵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通讯员 穗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