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薛宝钗的人品学识,心胸见识,都是上上之选,可配艳冠群芳。

林黛玉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宝钗受喜欢也是事实。

但薛宝钗的好是个人优点的突出,缺点被有意隐藏,很难发现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找出了薛宝钗的“缺点”,就会发现她的综合素质不如黛玉,才是二人真正的差距。

第十八回,作者就举出一个明确例子。

当日元春省亲,不喜欢贾宝玉给怡红院的题额“红香绿玉”,将之改为“怡红快绿”,去掉了香玉和绿玉。

贾宝玉不舍又作“绿玉春犹卷”。薛宝钗就提醒他,元春不喜欢“绿玉”,劝其改作“绿蜡春犹卷”,贾宝玉从善如流。

绿玉就是黛玉。

绿蜡就是宝钗。

作者明确表明贾元春王夫人“有眼不识真香玉”,选择了“绿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玉和绿蜡,远看一样,实际品质高低一目了然。

《红楼梦》所要表达的钗黛之争,实际是一个能够像女娲一样,在贾府“天崩地裂”后挺身而出,有能力“炼石补天”的媳妇。

“石”代表贾府的子孙和未来。“女娲”则是能让贾府再崛起的“旺三代”的贤妻良母。

显然,“绿玉”林黛玉要比“绿蜡”薛宝钗更适合。这从香菱学诗也表达的更明显。

薛宝钗虽最终嫁给贾宝玉,但在贾府抄家后却一无作为,还致使贾宝玉出家而去,也说明“绿蜡”难堪大任。

对于薛宝钗,有观点认为她最终活成李纨,事实却是王夫人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薛宝钗在贾宝玉离家出家后,就像甄士隐的妻子封氏,一度只得在娘家苦等丈夫归来。看似和李纨一样守寡,实际却完全不同。

李纨少年守寡,却有儿子贾兰傍身。她因贾府规矩寡妇不当家,才交出钥匙给王熙凤,安心教养幼子,孝敬公婆,守节重德。她也必须低调行事,才会如佛爷一样不对任何事出头。

薛宝钗在贾宝玉离去后守活寡,却不是寡妇,而叫生妻。丈夫只是失踪就没办法像寡妇一样改嫁,别人也不敢娶她(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她又与贾宝玉没有圆房,无儿无女,余生要比李纨更寂寥。

而贾府抄家后,贾宝玉的离去,尽管像甄士隐一样与妻子无关,到底也是妻子没能留住丈夫,导致他们这一脉断绝。是薛宝钗身为媳妇的“无能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丈夫,没有儿子,奢谈为天崩地裂的贾家重新崛起“补天”,做再造的女娲!

反观李纨,贾府抄家后,依旧“竹篱茅舍自甘心”。

彼时一无所有,不免经历“昨怜破袄寒”的绝对贫穷。但她依旧矢志不渝,坚持教养儿子贾兰读书。

要知道贾府抄家,贾兰就是罪臣之后,根本没有资格参加科举。

如果不是李纨坚持,贾兰肯定坚持不下去。

从李纨字宫裁,也能知晓她日后靠着纺绩女红维持生计,供养儿子。

群芳夜宴掣花签,李纨的梅花签是十九点。预示贾府抄家十九年后,荣国府被平反。贾兰此时厚积薄发一举金榜题名,并从此平步青云,爵禄高登。最终在李纨晚年得以母凭子贵凤冠霞帔获封诰命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李纨的[晚韶华]荣耀不止于此。

梅花签“竹篱茅舍自甘心”的下句是“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意思是梅花原本生在竹篱茅舍之畔,没有名利之心。却因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梅花传诵千古。

李纨也没想着留名世人,却因教养贾兰成才,再造贾家而名扬天下,被当作母亲的楷模赞誉,绝非她的初心。

纵观李纨一生,完美诠释了否极泰来。也实现了贾家对她“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的期盼,是个合格的儿媳妇和母亲,更是实现秦可卿、林黛玉未竟之事,做了那个替贾府“补天”的女娲。

对比李纨,薛宝钗则力有不逮。

假如贾府不抄家,她和贾宝玉生儿育女要如何教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她对林黛玉的说教,对香菱学诗的态度,就可见一二。

(第七十二回)薛宝钗道:“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如果将香菱比作薛宝钗的儿女,那么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儿子就要读书科举,否则不如不读书。女儿就要相夫教子,恪守本分为重。

两条路全都是死胡同,忽略了子女性格因素,不能因材施教,注定揠苗助长。

李纨能教养贾兰读书科举成才,人家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家教就是科举仕途之风。

贾兰从小耳濡目染,也擅长科举制艺之道。贾兰要像贾宝玉,李纨也不能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纨为了贾兰,不让他参加贾家聚会,远离富贵而淫。选择住在稻香村,未雨绸缪日后之败。你能说李纨没有看出贾府未来的眼光?

母亲要有能力,从小培养儿子的人生目标和方向。这是薛宝钗不具备的。她只有方向,一如王夫人。

王夫人对贾宝玉的教育,就是用自己的幻想让儿子实现,全不考虑贾宝玉能不能?

贾母和林黛玉不劝贾宝玉读书科举,源于贾宝玉不擅长,没必要硬逼着学,却不阻止贾宝玉学其他知识。

贾母对王夫人说:“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意思是你儿子不是读书科举的料,你不知道?自己劝不了管不得,找个儿媳妇和侍妾就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夫人的盲目与薛宝钗每常劝贾宝玉,何等趋同?这也不奇怪。

古代女儿受母亲言传身教。但王家女儿与众不同,都被当成儿子教养,受家族传承。

王家女儿嫁了人家,生了女儿传授的也是王家唯利是图的家风和教养。

是以,贾元春和薛宝钗,不可避免的与王夫人、薛姨妈和王熙凤一脉相承,如何不像?

就说王夫人“木头一样”的性格,不就是薛宝钗“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么?

王熙凤尽管看不上这种“木头”性格,可她“无利不起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遑多让。

所以,薛宝钗根本就活不成李纨,只能是王夫人第二。这也是她被作者冠以“绿蜡”的核心原因。

薛宝钗并非不好,但就像林黛玉也有各种缺点一样。她的可惜在骨不在皮。外在的优秀摆脱不了家族、血脉教养的劣势,恰是古人对门第的认识和执着。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