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坪县船房乡华荣村养蚕户在采摘蚕茧。

“我家有3亩桑地,第一季养了1张半蚕,卖了5000多元,第二季能养3张半蚕,大概有1万元钱的收入,桑果的收入1年有2万元左右。”华坪县船房乡蚕桑养殖户彭国辉说。近年来,丽江市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织出致富新“丝”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到华坪县船房乡华荣村,漫山遍野的桑树染绿了田间山头。蚕房里,蚕农正在喂养二季蚕,将采收来的新鲜桑叶切碎撒在蚕身上,幼蚕不断啃食桑叶享用着美味。村民告诉记者,眼下正是二季蚕养殖期,蚕茧即将进入结茧售卖阶段。

蚕桑产业是华坪县船房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村民通过销售桑葚及蚕茧,一季度实现了蚕桑双丰收。今年船房乡一季蚕卖出20吨,产值136万元,桑葚产值2400万元。

初夏时节,正是春蚕生长的关键时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头白族乡四华村村民杨丽蓉家的蚕桑养殖房内,摆放有序的蚕床上蚕宝宝正在啃食着桑叶,不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一条条白白胖胖的蚕宝宝甚是可爱。

杨丽蓉家养蚕已经六七年了,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新建了智能蚕房,实现更好控温,提高春蚕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养殖环境更加干净,管理上也更加方便省力。目前,杨丽蓉家种植蚕桑20多亩,去年光养蚕的收入就有8万多元。

看到杨丽蓉家养蚕收益较高,周围邻居和同村群众在村委会的鼓励下,也逐渐发展起桑蚕产业。石头乡四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凤全介绍,目前,石头乡四华村委会群众共种植蚕桑120多亩,有养殖户12户,种桑养蚕逐渐成为全村一项稳定致富产业。

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做好群众养殖技术提升服务工作,加大惠农政策宣传,积极主动与蚕茧收购商建立供需对接机制,为群众牵线搭桥,确保蚕茧销路稳定的同时发展蚕桑产业精深加工,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振兴。

本报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黄庭芳 贺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