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0后清华博士抛下大好前途,执意出家当和尚,父母下跪都无法令他动容,16年后,网友直呼:“真恐怖!”
放着大好前途不要,偏偏要跑去出家,这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张明光是一个农村人,他的家庭在温饱线之上,但算不上富裕。张明光的父母对这一家人都很好,尤其是张明光。
小时候,张明光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热爱学习,也喜欢学习,他知道自己应该去学习。因为唯有学习,他才能够走出这农村,去更广阔的天地。
张明光从小就立下了如此志向,长大之后的成就自然不会差。他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之中。
在清华大学里,张明光读到了无数的书籍,其中包括了很多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越是思考这些问题,张明光就越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震撼。
从一粒沙到浩瀚宇宙,在本质上居然能够是一样的。
读的越多,张明光心中就越燃起了对另一个东西的向往——佛教。佛家的智慧让张明光深陷其中。
为了追求更加高的境界,张明光决定出家。当时他已经读完了自己在清华的博士课程,可以说国内的各种企业都任选了,可张明光并没有选择美好的前程,而是一头扎进了佛教之中。
家人们都知道张明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不可能因为谁的阻拦就放弃自己所认定的情况的。
就这样,张明光剃掉了自己的头发,进入了龙泉寺出家。在龙泉寺,他久违地感受到了宁静,这似乎就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只不过在佛法之外,他还追求着别的。
他的法号是贤清,人都称他为贤清法师。当了和尚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吃饭喝水,反而对于这些日常需求反而更加强烈。而这些东西都需要从香火钱中拿出。
张明光是清华的博士,对佛法的研究在寺庙中早已更上一层楼,但这时候的张明光还是难以清净,因为张明光发现自己还是需要考虑到衣食住行的内容。
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领悟佛法,也为了让寺庙当中的其他佛友们能够更好地领悟佛法,张明光对龙泉寺的营运模式进行了改进。在他的一番操作之下,龙泉寺居然重新焕发生机了。
就这样,张明光继续在寺庙当中领悟佛法。张明光也因为寺庙的运营得当,在佛法上的造诣也越来越高,很快就成为了一代名僧。
佛法的造诣也使得张明光的内心得到了真正的安静,对于哲学上的问题思考也越来越深,在长达十几年对佛学的浸淫后,张明光也真正领悟了佛法的真谛。
此前对张明光放弃大好前途投身佛门妄加评论的声音也逐渐消失了,张明光是个聪明人,从一开始就看清楚了没有人会一直在乎你,人生需要走适合自己的路。
张明光的父母也意识到了自己孩子到底有多优秀。对张明光父母来说,自己的孩子几乎是做一行行一行了,可每每谈起,他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投入到社会之中。
毕竟出家就意味着无法传宗接代了,张明光的父母还是希望自己这个优秀的小儿子能够有后人的。
不过张明光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件事,如果你足够优秀,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够取得一番成就,所以人生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只要走自己认为对的路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