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削桐作琴

编辑|削桐作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乎每个朝代中,农民们都会发起起义,这种情况大多源于,农民们不满足于皇帝的政策,才会选择发起起义。

樊崇就曾带着起义军,推翻了暴君王莽的统治,结束了昏君残暴的统治,推行了各种政策,并拥护新帝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樊崇没什么文化,目光短浅,打胜仗之后,他便感觉尘埃落定,不仅没有想着解决饥荒,甚至放任军队违规行为。

最终,他因目光短浅,导致敌军破开城门,而他也失去了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暴君的暴行

公元9年,王莽趁人之危,在地主与官宦的拥护中,走上了皇位,将朝代名为“新朝”,并颁布了全新的政策。

他推行了“王田制度”,让那些以种田为生的农民们,成为了依附地主与官员,为他们打工才能生活。

这一制度完全是在压榨农民,要知道,当时经历了多年的征战,收成本就不好,百姓们每天都吃不饱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每天他们都要被地主压榨,一些农民甚至成为了流浪者、还有的甚至成为了奴隶。

这种政策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底层人们的负担,还激化了国内的斗争,王莽残酷的制度,引得各路农民聚集在一起,想要推翻暴君的统治。

起义军的人数逐渐上升,仅用了几天,便聚集了万人,之后更是到达了五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机差不多之后,樊崇带着百人抵达了莒县,随之开启了起义的脚步,期间,多次有农民主动加入其中。

他的事迹广为流传,逐渐有不少人模仿他的行为,召集百姓一同起义,以他为首的军队人员不断的扩展,起义军活跃在各个区域。

他们攻打了莒县,歼灭了数万的敌军,取得了首胜,然后转战其他地区,将路上见到的封建地主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向着其他地区进发的同时,赤眉军的人数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人数超过了十万人。

王莽见局势不对,不仅加强了防御,并且还派出了太师和将军追击赤眉军,但最终却没那个成功,派出的人也丧命于赤眉军的刀下。

之后,赤眉军在兖州发起攻击,对战王莽的大军,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将王莽的势力逐渐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莽的朝代结束之后,樊崇将目光放到了刘玄的身上,他们拥护刘玄上位,但谁知,对方并不是一个明君。

不仅整日在长安整日醉生梦死、十分反感起义的农民们、只给予他们轻飘飘的封号,甚至还派兵攻击赤眉军。

刘玄的背叛之举,彻底点燃了起义军的怒火,之后,樊崇便向他发起了进攻,一举取下了当地太守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帝即位,国家动乱

再之后,起义军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获得了胜利,刘玄归降,不久后便被处死,樊崇拥护刘盆子即位。

新帝刚上位,国家的局势便出现了动乱,因王莽的统治,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民间经历饥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多万名起义军进入长安之后,一些地主自私的将能吃的粮食全都藏了起来,并且他们都聚齐起来,反抗新帝的统治。

这一举动导致当地的粮食供应不足,百姓们饱受饥荒的折磨,但刚继位的刘盆子不知如何拯救民间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樊崇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治国之策,甚至从未考虑过在这样的背景下,赤眉军待在长安,给百姓带来的后果。

起义军队本就全是农民,他们没有什么文化,只是为了一口饭吃,在长安驻扎之后,开始抢劫平民百姓与地主。

对于军队的举动,樊崇看在眼里,并没有阻止,在他眼中,他认为赤眉军推翻了暴君的统治,有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百姓看着赤眉军一直待在长安,叫苦不迭,反对起义军继续待在长安,希望他们可以撤离,还百姓们一片净土。

因平民百姓抵制赤眉军,樊崇也只好带着军队撤离,军队里大多士兵都是山东人,他们也想回到故土。

但在撤离的时候,樊崇其实并不明白百姓抗拒起义军的缘故,他没什么文化,看事情的眼光不长远,打了胜仗之后,便感觉一切都解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愚蠢死去

面对百姓的抗拒,他也没想太多,带着军队便撤离了长安,但在撤离期间,他们却遇到了许多波折。

首先就是天降大雪,路愈发不好走,而且,他们并没有做好下大雪的准备,导致不少士兵都丧命与这场大雪中。

即便是这样,樊崇也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但他们这一路实在是不顺,大雪之后,他们遭到了隗嚣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义军队伤亡惨重,一群人无奈,只好返程先回到长安,之后寻一个好季节,再返回故乡,谁承想,此时的长安俨然已经成为了人间炼狱。

因地主的藏私,长安饱受饥荒,长期的颗粒无收,当导致当地出现了“食人”的现象,地上大多都是白骨。

起义军在此地无法获得口粮,只好再次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暗中蛰伏的刘秀看准了时机,攻打长安,起义军经历了太多波折,根本无法抵抗刘秀的军队。

并且,对方的谋略也要比樊崇要超前,这一站,赤眉军败的彻底,刘盆子投降,樊崇与起义军也主动投降。

刘秀见他们识趣,留下了他们的性命,他认为,起义军只是因为局势所迫,只是为了能够好好的生活,樊崇没有篡位的意思,留这他们的性命也无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对刘盆子十分友善,刘盆子因意外失去视力之后,他还表示了关心,赏赐了对方。

没想到,樊崇再次起义,但这次,刘秀并没有放过对方,显然,对方根本不是真的想要投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背叛的人,他丝毫不心软,不仅出兵打败了对方,还一举取走了樊崇的性命。

樊崇虽然勇于起义,但却没有什么大智慧,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最终他潦草的失去,他的起义仿佛改变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