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王朝中,皇帝是最至高无上的一人,也是所有人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甚至每次皇位的变更,都会充满腥风血雨。

不过历史上有4位皇帝,他们能成为九五至尊的过程充满了趣味性,但当上皇帝后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那么这四位天选皇帝都是谁?他们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无赖皇帝

从夏、商开始,中国礼法制度就越发森严,平民与贵族之间逾越着鸿沟,皇室的血统则更加珍贵。

一个普通平民百姓,在没有任何功劳或者大运气的情况下,是无法改变自己身份的。

即便是改朝换代的开国皇帝,也大都是贵族之后,或者本身就具有皇室血脉。

但刘邦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更确切地说,在没当皇帝之前,刘邦更像是一个地痞无赖。

等到当了泗水亭亭长后,刘邦又同周围人一样,每日酗酒赌博沉迷美色。

就在刘邦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下去时,秦二世的暴政,加上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给他带来了问鼎皇位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刘邦骨子里自私多疑的小人行径,却一直贯穿着他整个人生。

《项羽本纪》记载: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

在彭城之战失败后,逃亡中的刘邦面临危险时,可以选择与子女同生共死,也可以选择让子女先离开,自己下车引开追兵。

偏偏刘邦选择了最残忍的一种:将自己的孩子扔下车,独自坐车逃跑。

若不是夏侯婴三次下车将刘邦子女抱回,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孝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项羽擒住了刘邦的父亲,想要将其做成食物时,刘邦不仅没有营救,反而也要分一杯羹。

虽说是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其中也有心理战的成分,可为人子女、父母的刘邦,对待亲情如此冷漠,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就是这样具有明显缺陷的小人,却在起义过程中一步步成长,最终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刚参加起义时,曾经无所事事的刘邦,面对腥风血雨懂得了约束自己的行为。

占领咸阳后,原本贪图钱财、美色的刘邦,不仅没有拿走任何财物,还约束手下军队,不断收买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气势逼人的项羽,刘邦明白自己的实力,选择了韬光养晦降低敌人的关注。

鸿门宴当中,刘邦也早就知道项羽要给自己定罪,所以在面对项羽的质问时,刘邦毫不犹豫表达歉意,最终从厕所中逃走。

更重要的是,刘邦懂得知人善用与论功行赏。

与项羽嫉贤妒能不同的是,刘邦身边有张良、韩信、萧何等人才,一步步帮助他走向了权力顶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这三位人中俊杰外,对待其他的人才,刘邦同样给予足够的礼遇。

陈平曾投奔过项羽,但一直没得到重用,后来经好友魏无知推荐,投奔刘邦麾下。

只不过刘邦手下的大将很不服气,因为陈平不仅为项羽办过事,还偷窃过嫂子的黄金。

好在刘邦能看出陈平的真才实学,力排众议支持他,并提拔他做护军中尉,此后也无人再敢编排陈平。

或许正是这样知人善用又隐忍克制的性格,使得刘邦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天选无赖皇帝。

而与刘邦一样为天选皇帝的,还有他的后世子孙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气运之子

刘邦开创了西汉后,以种种借口将功臣杀死,大部分异姓王也被刘邦清除,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可到了西汉末期,外戚专政情况越来越严重,王莽甚至篡汉建立新朝。

在这关键时刻,刘秀走上历史舞台,带领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

从起义到称帝,刘秀一共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

而好运则一直伴随着刘秀,每当重要关头,刘秀都能化险为夷因祸得福,因此也被称为气运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老祖宗刘邦不同的是,刘秀顶着汉高祖第九世孙的头衔,并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普通百姓。

不过因为推恩令的实施,到了刘秀这一代,就只能当个本分的农民。

据史料记载,刘秀一心想要过普通生活,性格内敛沉稳。他的哥哥刘縯则性格外向,一直想建功立业。

直到王莽篡权后,各地农民起义军如井喷式爆发,刘縯也动了起义的念头。

等到时机成熟后,刘秀与刘縯便打着恢复祖业的旗号,正式起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起兵时,刘秀的队伍十分贫穷,连军旗都买不起,还是一个酒店老板赊给刘秀一面军旗。

甚至第一次上战场时,刘秀都只能骑着耕牛冲锋。

驻守昆阳时,王莽派出百万大军围住刘秀,此时的昆阳才不过9000守军,众将领纷纷建议放弃昆阳。

没想到刘秀力排众议劝说大家死守昆阳,自己率13名骑兵出城,调来1.7万精兵,并在之后的战斗中身先士卒,斩杀了敌方主帅王寻。

在历史传说中,刘秀率兵进攻时,突然天降陨石和大雨,最终帮助刘秀获得了这次胜利。

也正是这一神话色彩,为刘秀披上了幸运的外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战过后,刘秀和刘縯名声大噪,因此令人感觉到威胁,最终导致刘縯被杀。

对刘秀来说,哥哥的死亡固然伤心,可在后人看来,也正是因为刘縯的死亡,刘秀才离皇帝之位更进一步。

此后的时间里,刘秀不断壮大势力,最终打败了各地军阀,中兴之主光武帝也登上历史舞台。

相比于刘邦,刘秀对功臣的态度更温和,而且从未杀过任何一位功臣,大都以高官厚禄换取手上的实权。

既安抚了功臣之心,又能防止功高震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人惊讶的是,刘秀竟然还具有许多超前的思想。

比如为了解放生产力,刘秀曾多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

为了选拔更符合要求的官员,刘秀还制定了一套专门的标准,用来衡量各青年才俊是否适合为官。

甚至对于民间有威望的隐士,刘秀也摆足了姿态,希望能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加入国家建设之中。

很显然,刘秀超前性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处理君王与功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所以将刘秀的成功完全归结于运气并不准确,他带兵打仗时的谋略与胆识,对当前形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建国后的一系列治理政策,都是他成为天选皇帝的重要因素。

与汉朝的这两位皇帝相比,李渊的称帝之路则充满了戏剧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被误解的皇帝

提起李渊,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文韬武略的二儿子李世民,以及玄武门后失去两个儿子又被迫退位的心酸。

再加上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导致许多人都认为,李渊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李世民的功劳,他本人只不过坐享其成罢了。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李渊可不是一个被儿子推着向前走的“傀儡”,而是一个极有政治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

李渊的祖上曾是十六国时的凉武昭王,祖父李虎凭借着战功追封唐国公,李渊本人也继承了祖宗基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凭借着这层身份,李渊的仕途更加顺利,曾跟随隋炀帝进攻高句丽,又先后镇压了各地起义军。

尤其在隋朝后期,李渊就像一个能者多劳的战士,不论哪里爆发起义,都会被皇帝派去镇压。

由此可见,李渊在军事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见解,更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殊不知在隋炀帝进攻高句丽时,李渊就已经做好了起兵的心理建设,甚至还为此付诸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615年,李渊奉命平叛起义军时,采取威逼利诱的方法为自己的部队增加了几万人,同时网罗大量人才。

一些被朝廷通缉的罪犯和官员,李渊也将其留在自己身边,以备起兵之用。

当隋炀帝因为对战突厥失败而要捉拿李渊时,李渊毫不犹豫地下定了起义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突厥兵强马壮,经常骚扰中原地区。

但在李渊拉拢、利用的手段下,突厥首领竟然感到李渊难以对付,从而吓退了突厥骑兵。

起义后的李渊,为了处理与瓦岗寨首领李密的关系,在信中贬低自己夸赞李密,使李密骄傲自满。

李渊却趁机利用瓦岗寨与隋军对峙的时机,占据长安坐收渔翁之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期间,李渊还积极联系各地起义军首领,或是分化离间,或是招揽到麾下为己所用。

更重要的是,李渊一直打着尊隋的旗号,使自己在道义上占据有利地位,也将自己与其他农民起义军区分开来,更加师出有名。

只不过隋炀帝已经天怒人怨,一味地尊隋只会降低自己的威信,所以李渊废除了隋炀帝的法令,获得民心的同时架空隋炀帝的权力。

此时的李渊已经立杨侑为傀儡皇帝,虽然已经取得实际控制权,但一直没有坐到那个位置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隋朝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君主了,李渊才在众人的劝说下接受王侑的禅让,自己登基为帝。

纵观李渊的整个登基过程,可谓步步为营、处心积虑,不只是在李世民的推动下坐享其成。

而且从起兵到登基,李渊一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是历史上登基最快的皇帝,加上后来统一的时间也不过才七年。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渊不仅是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当之无愧的天选皇帝。

相比于上面三位皇帝来说,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出身更加低微,但作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乞丐皇帝

如果说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的话,那么朱元璋就是历史上地位最低的皇帝。

刘邦尚且当过亭长,大小也算个官。

可朱元璋却是实打实的底层农民,父母双亡后当过和尚,也做过乞丐,除了身材高大以外没有任何长处。

可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小人物,却成了大明的开拓者。

25岁加入郭子兴的军队后,朱元璋才有了大名,还娶了马皇后。

在这期间迅速成长,最后带着徐达、汤和等24个老乡,加上700多士兵占据定远,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巩固自己的成果,无依无靠的朱元璋收了20多个义子,还重用各路英雄豪杰以及知名文人。

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朱元璋打败了各路起义军,由长江以南起兵向北夺取了天下。

没读过书也没有良好生长环境的朱元璋,却在征战过程中展现出超人的政治、军事天赋,令后人都佩服朱元璋所取得的成就。

不过将朱元璋称之为天选皇帝,除了从乞丐到皇帝的身份转变外,更重要的是他在称帝后为百姓作出的贡献。

普通百姓出身的朱元璋,无疑比其他皇帝更明白底层百姓的困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朝时,淮河南北的农民要缴纳各种赋税,逼得百姓只能辗转各地生活。

历代皇帝上任后,也都要重新梳理户籍制度。

朱元璋深知这种做法会令百姓不安,便废除了层层递进的户籍、纳税制度,收拾好元代的烂摊子,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

对于百姓的耕地问题,朱元璋大肆鼓励开垦荒地,同时减轻了徭役,还免除三年的赋税。

为了让人口更均衡,朱元璋强制将密集地区人口迁往稀疏地区,免费提供种子、耕牛和农具,开垦荒地都归百姓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元朝的旧官员、贵族,朱元璋颁布明确法令给予善待,对于弃暗投明者予以重用。

在明朝开国功臣中,有30多人来自元朝、义兵和陈友谅的阵营,被重用的儒士大多都在元朝为官。

为了吸引大量人才,朱元璋专门派人前往全国各地探访,想尽办法提高官员队伍的素质,还为此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制度。

根据考核的结果,或是升迁或是降级,也有情节恶劣者终身不再录用。

对于国家出现的蛀虫,不分皇亲国戚还是股肱之臣,只要残害百姓、贪污受贿者都会被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处决,甚至发动百姓共同监督。

这位草根皇帝在登基后,也不曾忘了百姓的苦难和愿望,所建立的制度也奠定了明清两代的政治格局。

或许正是因为朱元璋出身草根,才使得封建历史上的明朝国祚仅次于唐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不论是无赖皇帝、气运之子,还是存在感低的李渊和草根朱元璋,他们能够成为九五至尊改朝换代,固然存在比常人更好一些的运气。

可除开运气之外,这几人身上都有极其强烈的闪光点,也都十分具有政治眼光,使得他们在面临每一次重要转折点时,都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与其说这四人是天选皇帝,不如说是他们身上的品质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这才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中国知网《论《史记》中的刘邦形象》——高千惠

中国知网《刘邦:最厉害的一个皇帝》——赵远胜

中国知网《中兴之主——刘秀》——刘德增

中国知网《刘秀:定鼎天下 中兴汉室》——朱岩

中国知网《从太原留守到建唐称帝的李渊》——牛致功

中国知网《“乞丐皇帝”朱元璋的用人方略》——何元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