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下午,向“新”而生 向“兴”而行——苏州法院服务保障服务业专场活动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苏州)有限公司举行,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主动倾听企业家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司法服务保障服务业企业的主动性和精准度,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绍刚出席活动并讲话,苏州市吴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晓东出席活动并致辞。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韦炜主持活动,党组成员、副院长包刚出席活动。市人大代表、苏州胥城大厦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监蒋晶晶,苏小花创意产业园(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桂芳,市政协委员、苏州市村上文旅创始人储海晋,苏州新梅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正,苏州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付丽林,以及来自金融,信息技术,商务服务,住宿和餐饮,人力资源,交通运输等领域的15家服务业企业代表应邀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绍刚指出,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苏州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全市法院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繁荣发展,不断提升“苏州服务”的价值贡献力、辐射引领力和品牌影响力,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苏州产业新名片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要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能动履职,不断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治自觉和担当作为,依法为企业鼓劲、纾困、解难,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更好投身创新活动,为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二是坚持能动履职,精准回应服务业企业的现实关切。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因时因势完善司法措施,为服务业企业创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加强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外贸服务以及现代金融和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司法保障力度,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赋能高端制造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深化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优化创新人才服务措施,坚持劳企“双保护”理念,扎实推进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劳动争议内部协商机制,在科技型企业聚集地设立融诉驿站,聘任相关领域专家特邀调解员,妥善化解相关劳动人事纠纷,为科技人才发挥聪明才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依法审理涉服务业企业行政许可、行政登记等案件,加大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行为的惩治力度,推动构建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

三是树牢“如我在诉”意识,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服务业企业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诈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扰乱企业经营的刑事案件,增强服务业企业家的安全感。强化金融债权司法保护,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壮大,开辟金融债权纠纷案件“绿色通道”,依法对相关案件快立快审。加大对金融债权执行力度,确实提高金融债权执行实际到位率。严厉打击金融市场各类“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债权人合法权益。坚持高效解纷,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要求,以案件审判提质增效作为首要目标,力促涉服务业企业纠纷高效化解、实质化解。通过开展“天网行动”等集中执行、专项执行行动,提高执行质效,强化执行威慑,高效兑现服务业企业胜诉权益。推动执行难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加强立审执一体化建设,健全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有效提升执行工作质效。

四是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服务业企业的司法获得感。持续对标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最佳实践,充分发挥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中心平台作用,推动“1+5+N”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体系优化升级,为全市服务业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维度的司法服务。不断加强数字法院建设,升级完善全域诉服系统,建立健全“诉必应”工作机制,依托苏州法院电子诉讼平台、苏州智慧法院APP等立案诉服通道,全方位开展线上、线下、跨层级、跨区域立案工作,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深入推进商事纠纷市场化调解工作,充分发挥文旅、餐饮、物流等商会、行业协会调解纠纷作用,推动“商人纠纷商人解、业内人管业内事”。大力推进涉案企业刑事合规改革,积极构建全过程行政合规服务体系,做优做精知识产权“苏知和合坊”、涉外商事“跨境月月谈”、数据安全合规指引工作联盟等民商事合规服务品牌,引导服务业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持续畅通法企沟通渠道,经常性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人士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把握服务业企业司法需求,着力提高助企发展司法保护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晓东在致辞中指出,服务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越发达,制造业就越有竞争力,城市就越有吸引力,发展服务业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近年来,吴中区坚持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扩容提质、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多样,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2023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65亿元,同比增长3.9%,占GDP比重攀升至53.3%,先后引进了哈工大苏州研究院、赛迪研究院苏州分院等一批大院大所合作平台,拥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家(吴中区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吴中科技园服务业集聚区、苏州(太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是江苏省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吴中经开区)。

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支撑。近年来,苏州法院在高标准司法保护、高质量司法审判、高效能司法解纷、高品质司法服务等方面,为服务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司法保障。此次专场活动在吴中召开,充分彰显了市中院对吴中区服务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对推动吴中区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吴中区将充分利用好本地的生态、产业、创新优势,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互相赋能。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升级“法护吴商”品牌,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依托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中心等载体,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以法治保安全、稳预期、提信心、促增长。希望市中院一如既往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创造出更多的合作契机、孕育出更为丰硕的工作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炜从坚持高标准司法保护、提升市场主体安全感,坚持高质量司法审判、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坚持高效能司法解纷、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坚持高品质司法服务、回应市场主体新需求等四个方面通报了苏州法院助企发展工作情况,全方位展示了苏州法院近年来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优化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举措,努力为苏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司法动能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中院民二庭副庭长姚栋财发布了《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 服务保障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苏州法院在有效降低服务业企业解纷成本、加强服务业企业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服务业企业创新创造、推动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助力缓解服务业企业融资难题、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服务业合规指引工作、激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活力、护航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助力“文旅强市”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等十二个方面的具体举措,旨在为苏州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中院民二庭副庭长李晓琼发布了苏州法院助企发展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12个案例涵盖商事、知产、劳动、行政、执行、刑事等不同案件类型,集中体现了苏州法院能动履职推动破解企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以法治保安全、稳预期、提信心、促增长,持续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司法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务业‘小’案子相对较多,但‘小’案子也能反映‘大’问题。希望法院多多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在典型意义阐释中,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为企业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一些前置提醒,帮助企业经营者提前防范相关风险隐患”“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是餐饮企业劳动纠纷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希望法院对劳动合同的签订提供一个全流程的操作指引,比如出台一些指南,主动宣传签订的注意事项等等”“我觉得事后解决变事前预防是减少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希望法院多多召开此类面向企业的座谈会,为企业防控风险打好预防针,同时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心的司法服务”“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发生此类纠纷就会极大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比如我们丝绸行业,花样设计刚推出没几天,市场上可能就会有相同的产品流出,请问此类情况要如何应对”……座谈会上,企业代表分别做交流发言。苏州法院面对面倾听服务业企业司法需求、了解行业发展现状,逐一回应企业关切,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为法院更好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更优司法服务护航服务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拓宽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处处长费一文在点评时表示,现代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增长、促就业和惠民生的主要力量,发改委相关部门在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时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络沟通,充分听取企业对涉企政策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企业诉求,通过搭建沟通联络平台、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苏州赛迪的一楼展厅,系统了解苏州赛迪的历史沿革、业务结构、板块分布、研究成果等。

市中院民一庭、民二庭、民四庭(苏州劳动法庭)相关负责同志,吴中区人民法院相关分管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