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韩雪薇 陈悦

一起因售卖假酒的民事赔偿案件,引起法官警惕。法官通过梳理发现辖区一些个体经销商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日前,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向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司法建议,联合建立诚信经营档案,完善便民信息查询平台,协同处置侵权假冒商品。通过制度规范,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2023年8月14日,蒋某在某烟酒商行处购买9箱酒,并通过微信向某烟酒商行收款账户支付1.9万余元货款。某烟酒商行向蒋某出具加盖其发票专用章的送货单。蒋某发现购买的9箱酒均为假酒,将某烟酒商行及其经营者告上了武汉市江夏区法院索赔。

今年1月3日,法院依据查明的事实,依法判决某烟酒商行向蒋某退还货款并支付十倍价款的赔偿金。

结案后,武汉市江夏区法院民一庭梳理同类案件发现,本地区部分个体经销商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有个别商户出现多次违法违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径。

为进一步净化辖区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就协同提升市场诚信经营水平向武汉市江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司法建议:联合建立诚信经营档案,完善便民信息查询平台,协同处置侵权假冒商品。

3月14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将全院民事案件所涉假冒伪劣产品移交至武汉市江夏区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由该队送至武汉市江夏区郑店某处统一销毁,以加大社会震慑力度。

下一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联动武汉市江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合作,合力营造诚信经营的法治消费环境,定期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辖区内售假涉诉商户名单,由该局将售假商户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加大检查力度,以规范市场秩序,从源头预防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