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早随烟月上瞿塘》 成交价:8050万元

夔门(瞿塘峡)天下奇观,自古多少英雄好汉、文人骚客于此地大兴感慨,直抒满怀豪情。傅抱石以“瞿塘峡”天险为题,望大江东去,抒发满腔壮志豪情。

展开画幅,峡江之景,峰峦陡峭,巨石嶙峋,绝壁入云,气势恢弘;江中白帆由近及远,点点远去,没入云际;前景望江楼半隐入松林之中,高远、深远、平远之法交替,纵横捭阖,在扩展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上大下功夫。抗战期间,傅抱石入蜀寓居重庆西郊金刚坡下,羁留川东前后八载。受到奇茂多雾的巴山蜀水影响,又于顾恺之和石涛深入研究,傅抱石成功找到了“苍莽淋漓”、“高古超逸”的个人艺术风貌,以前无古人的“抱石皴”、“金刚风韵”令画坛为之一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飞泉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倚仗观瀑图》 成交价:3520万元

此幅创作于1963年的《倚杖观瀑图》,空灵与苍茫兼而有之。以浓淡墨色渲染的山石树木在层次上呈现光和影的明暗效果,树枝疏密有致,墨色变化丰富,苍茫恢蒙,飘洒逸宕,给人大气磅礴之势;以留白呈现的飞瀑,寥廓而又意味无穷。飞奔而下的瀑布,水击坚岩,雷霆声震荡山谷,让人不得不陶醉其中。策杖高士独自一人迎风而立,神情安详地畅悟风景如画的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听瀑图》成交价:1144万港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听瀑图》 成交价1018万港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天池飞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镜泊飞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不辨泉声抑雨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观瀑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观瀑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林亭观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云山观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万竿烟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潇潇暮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强渡大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观瀑图》

本幅创作于1945年,时年画家41岁。

在傅抱石的山水中堂作品中,画幅比例如此细长者,当以此幅为最,在一个狭长空间内,山、石、水、屋、人、树、路、云等物象安排自然有序,忽见峰回路转,又见飞云流瀑,云深处庙宇掩映山间,高士对座谈玄,不独见画家驾驭构图的非凡能力,亦有一种幽冥空灵的意境,颇与苦瓜和尚石涛的诗境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金刚坡回忆》 成交价:529万元

此幅山体使用了典型的“抱石皴”。数间老屋矗立在半山腰上,上方的飞瀑顺流而下,气势磅礴。

傅抱石打破了传统画法钩、皴、染、点,分步进行的惯例,以不可一世的气概,挥毫泼墨如入无人之境的风度,心与手谐,神与物游,用笔而不被笔所用,写景而不被景所困,以神写形,得鱼忘筌,独夺山川之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观瀑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 成交价:9200万元

“蓝耕会饮”是一次登高雅集。展开图画,映入眼帘的是:丛松耸翠,峻岭雄峙,清涧飞泻,参差错落,山间屋舍,半隐烟云……文人、高士且谈且行其间,松风拂着衣襟,泉声伴着话音……

《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大约是傅抱石酒后挥毫,横涂竖抹,多么痛快淋漓!他用的是土皮纸,毛且有韧性,格外增加了沧桑感和野莽的趣味。他选择了传统皴法中最不规律,最自由,也是最洒脱的两种-乱柴皴和乱麻皴。又取了他顶礼膜拜的石涛上人的拖泥带水皴,并加倍地用水晕染。他的这种选择,不是出于技法上的取巧,而是因为性格、性情方面的一致,所以能够很快地自然结合在一起,溶化在一起,成为了先生自己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标志。雄壮磅礴的气象,淋漓苍茫的韵致,强烈迅疾的律,是这幅作品给予阅者的大感觉、大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赤壁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泛舟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东坡诗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白岳黄山两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抱石 《入眼荒寒一洒然》 成交价:1121万港币

此幅是傅抱石四十年代早期的作品,构图奇俊,巨石如屏障遮挡于前,几株枯树夹杂傍生,枝桠戟张如爪,营造出一丝荒寒冷隽之美;两侧峭壁愕然耸峙,间裂小道直入峡谷。突有苍虬凌空屹立崖壁,纵横山谷,与峭壁形成框架,引人落目于画面主角之上。穷谷处,只见瀑布层叠三段流泻而下,两名高士立于飞瀑前,蓝衣者负手而立,身旁白衣者伸臂指点,二人似静观流水,聆听徘徊于山川间的天籁,体味万物之大道,甚得洒然遗世之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