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一步我们国家对不同疾病的诊断标准也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作为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隐形杀手”,高血压这种问题也不例外。

很多人都会买一些测血压的仪器放在家当中自己测量,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两个胳膊测哪一个数值会更准一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的重要性

之所以医生会建议高血压患者平时要在家里测量血压,是因为我们大家的血压一直处于一个波动的状态之下,一天内血压的差值能够达到20~40mmHg左右。

在医院当中只测量一次血压,根本没法反映血压的真实水平,再加上有一些患者存在着白大衣高血压问题,也就是一去医院就紧张,血压自然而然的也会异常升高。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在家里自行测量血压可以有助于反映自己真实的血压数值。

还有一些患者白天的血压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一到了晚上血压值就会异常升高,而这种情况下也建议大家在家里时常的进行自测。

而根据《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当中的内容指出,血压监测应该包含家庭内的所有成员,不管是否有着高血压问题。

定期测量血压,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血压值的异常,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也可以帮助避免高血压并发症问题出现。

测血压时,应该测左臂还是右臂?

若是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够发现在医院当中当护士给患者测量血压时,一般会选择右侧手臂。

这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右臂的右肱动脉是主动脉的第1分支,右手可以消耗的热量比左手更高一些。

而且右手更加接近身体的主动脉,所测量出来的血压数值也会更准确,所以在医学上大家在测量血压时,一般是以右手臂的血压值为标准。

而我们在测量血压时会发现我们的两个胳膊所测出来的血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右手臂与左手臂的血压数值大约会相差5~10mmHg,所以大家在测量血压时,最好是两个手臂都侧一下。

测血压时,提醒:不懂4点知识,或等于白测

1、测血压时要静坐

若是想要去测量血压值,在测量之前千万不要有过激的情绪,也不要有激烈的运动,这样会使血压出现波动比较大的情况。

就算是走路超过10分钟再测量血压时,也需要选择静坐5分钟以上,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血压平稳下来,如此一来测量的血压才能够更加精准,也能够减少误差出现。

2、测量血压时袖带的位置和松紧程度

测量血压的时候,我们大家需要把血压计的袖带放在我们守住当面两厘米处,再靠里面一侧用手指能够摸到动脉的搏动。

尽量把血压计管子与袖带的交汇点放置在这个位置,这样可以使测量的值更加准确。

袖带的松紧度千万不要过紧,否则就会容易使血压值偏高,但是过松的话也会容易使血压值比较低,测量结果会不准确。

所以大家在测量血压时,建议袖带的松紧要能够放下两个手指为宜。

3、测量血压姿势

测量血压时尽量是采取坐位或者是卧位测量同一侧的血压,尽量的间隔时间是1~2分钟,若是测量的值两次不太一样,一般选两次的平均值为最后的检查结果。

测量血压时大家还需要注意,千万不要蹲着或者是翘二郎腿,这样会容易增加心血量,从而导致中心静脉压力有所增高,血压也会随之而来出现升高的情况。

4、测量时间

根据相关数据研究表明,70%以上的人有两个血压的高峰值以及低谷:

清晨6:00~8:00,这是高血压的“魔鬼时间”为第一个血压高峰;

中午12:00~13:00为第一个低谷;

下午16:00~18:00是第二个高峰;

凌晨1:00~2:00是全天最低点,也是第二个低谷。

所以每日进行血压测量时,最好是选在血压水平比较高的时候进行,一般是早起之后休息一下再进行测量。

若是刚开始服用降压药或者是刚刚调整过降压药的人群,每日起床之后,在早饭之前以及睡觉之前都要测量一次血压水平。

血压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望大家了解

1、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

高血压对心脏也有比较大的影响,研究数据显示20%-30%的高血压患者都伴有左心室肥厚,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同时高血压会使冠心病患者的发病风险增加两倍,还会使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六倍。

2、动脉病变

长期高血压可以造成全身大中小动脉的病变,引起严重的后果。除了四肢血管,还会引起主动脉、颈动脉、肠系膜动脉的损伤,这就是高血压导致胸痛腹痛的原因。

3、损害眼睛

高血压同样会对人的眼睛产生极大的损害,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发生痉挛硬化,使得患者视力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明。

4、导致中风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加注意,任由其发展,引起脑出血、脑梗死的几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一定要把血压控制好,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的风险。

5、肾病

肾脏主要负责人体垃圾代谢、调节体内渗透压,长期血压高会使肾功能下降,表现为血尿酸、血尿素、血肌酐指数高,出现血尿、蛋白尿等。随着肾动脉硬化的加剧,还会诱发肾功能衰竭。

注: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小号,每天为你分享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常见病知识,预防慢病,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