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1947年,我军司令部突遭轰炸,粟裕直接大怒:

那个排长有问题!

当时华东野战军正在秘密行军,可刚走到半路,司令部却惨遭轰炸,并且这次轰炸十分精准,似乎是有备而来。

在精准打击下,司令部多名高层全部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众人苦寻真凶时,副司令粟裕说了一句话:

那个排长就是内鬼!

这个排长是何方神圣?他又为何要对司令部下手?

点个关注,一起揭开排长的真面目。

突遭轰炸,内鬼现身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正朝着沂蒙山地区秘密进军。

原以为万无一失,但当指挥部转移到坦埠周村一带时,却遭到了国军轰炸机的精准打击!

指挥部里数十名同志受伤,所幸首长们早就分散到防空洞里,这才逃过一劫。否则,我军将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得知消息后,时任副司令的粟裕勃然大怒。如此精准的打击,很明显,敌人早就知道司令部的位置。

可司令部的部署属于机密,就连我军战士,也不清楚具体位置,更别说敌军的情报员。就算敌军截取电台信号,也不可能定位如此准确。

在信息保密的同时,成功轰炸司令部,这也就意味着,有人泄露了消息,至于这人究竟是谁,我军百思不得其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粟裕却判定,部队里有叛徒,并且他很快就锁定了叛徒人选:

他就是国军74师的排长!

原来,就在几天前,粟裕在战俘营视察的时候,见到了一个被俘的国军排长。

这个排长来自号称老蒋的“御林军”——74师。在改造期间,他积极主动,表现出主动向我党靠拢的进步思想,堪称整个战俘营的表率。

粟裕为什么会怀疑一个模范战俘?

这就得从俘获战俘之前说起。

回到解放战争,国民党急功近利,采用对解放区全面进攻的作战方式,以为能很快歼灭我军。

较之我军,国民党确实有很大的兵力优势。但全面进攻的情况下,但战线拉得太长了,防守自然就薄弱。

两年下来,国民党连连失利,解放区范围不断扩大。我军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让蒋介石心惊肉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国民党改变了作战策略,以进攻为主的作战方式不变,但放弃全面进攻,缩短战线,集中兵力重点打击我党两处重点根据地。

第一是陕甘宁根据地,是我党的政治中心。如果能攻破陕甘宁,我党必定会士气大减。

第二是山东根据地。山东地区地势开阔,土壤肥沃,是我党的经济重心。当时,我党一般的物资都来源于山东根据地的支援。如果山东失守,对我军将会是严重的打击。

蒋介石野心勃勃,一定要攻下这两个根据地。为了一举取胜,蒋介石一口气派出了24个整编师,交由名将顾祝同统一指挥。

顾祝同将24个师编成3个机动兵团,要求各师师长团结靠拢,协调作战,三线共同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45万余人,如同三辆庞大的坦克,由南向北,很快就占领了鲁南解放区。

作为我军在山东地区的主力,华东野战军面临着两个选择:

要么正面迎战,但我军人数处于极大的劣势,有可能会被敌军全歼。

要么撤出山东,将这块沃土拱手让人。这绝对不是我党的风格。

为了保存实力,寻找战机,华野军只好不断向鲁中山区转移。但国民党一改往日各自为战的作风,始终团在一处,几次冲突下来,我军都没占到便宜。

蒋介石和顾祝同都认为,华野军后撤的行为,是怯战的表现,于是攻势更加猛烈。华野军只好不断游走,拖延时间。

这一拖延,就是两个多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破局,时任司令员的陈毅,和副司令粟裕多次向中央请示。毛主席也非常关注山东局势,他几次告诉华野军:

不要着急,国民党内部不是一条心。只要继续等待,手握主力,肯定会有打赢的机会。

毛主席做出这样的指示,并非因为自负,而是因为他对国民党有着极深的了解。

且不说国民党人信仰不坚定,理想非常局限的问题。国民党内部有着非常严重的派系分化。九个派系之间各自为营的事情并不罕见。派系首长把士兵看做私产,导致许多国军士兵在战场上非常敷衍,根本不肯全力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国民党没有“同志”的概念。

在我党,同志就是家人、战友,不管彼此来自哪个部队,都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同志。

但在国民党,对友邻部队见死不救的事数见不鲜。比如国民党第72师,因为是杂牌出身的川军部队,不属于八大派系中的任何一个,直到被全歼都没有得到任何支援。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陈毅和粟裕带领部队不断向沂蒙地区挺进。也就是在这途中,我军遭到了内奸的出卖。

内鬼出现,将计就计

华野军司令部遭到精准轰炸,内奸竟是一个俘虏。

按照中央的指示,华野军一路向西鲁中山区挺进,一边走一边和国军作战,俘虏了不少国军战士。

很快,华野军来到了德州坦埠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知道指挥部是一支军队的首脑,由于正在和敌人作战,华野军对指挥部的保密程度更加严格。

在指挥部的选址上,陈毅和粟裕更加谨慎。除了首长和一小部分工作人员,部队里大部分战士都不知道具体位置。

不仅如此,由于国军火力优势非常突出,常常排出轰炸机,我军还在指挥部周围挖出了许多防空洞。

这次,指挥部定在了坦埠镇的周村。但万万没想到,指挥部迁来的第三天夜里,就遭到了敌军轰炸。

这次轰炸虽说发生在夜里,但经过两个多月的高强度行军,华野军全体战士都处在高度警惕的状态。轰炸一开始,他们就马上保护着重要物资逃了出来,最后只有几十名机关人员受了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华野军首脑的陈毅和粟裕,早就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两人一直住在周村外围的小屋和防空洞中,这才逃过一劫。

指挥部被炸,陈毅和粟裕怒不可遏,因为除了周村之外,附近的村庄都没有遭到袭击,很明显,指挥部暴露了。

我军行事已经如此小心,又怎么会暴露呢?陈毅原本以为,是军用电台的信号,暴露了位置。但随军技术员马上就否定了这个观点。

为了隐藏位置,华野军军用电台的信号早就已经层层加密,国军没那么快破解。并且,依照当前的技术水平,就算国军破解了信号,也只能划定一个方圆几十里的范围,无法精准定位。

如此一来,就只剩一个可能性,有内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和粟裕不敢耽搁,马上将全军从上到下梳理了一遍,但没有丝毫线索。

正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粟裕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他马上叫来警卫员,吩咐道:

多派几个人,马上把那个74师的排长抓来!

粟裕为何会怀疑到这个排长身上?

这就不得不提到74师的背景。

国民党整编第74师,是公认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抗战期间,第74师表现非常突出,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战绩。美国顾问团还当着蒋介石的面大大赞扬过:中国只有第74师能打。

老蒋因此也非常看重第74师。解放战争开始后,各种美式装备一股脑地往第74师送。因此,这支部队也被称为国民党的“御林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担任第74师师长的是猛将张灵甫。张灵甫治军严格,将第74师上下管得像铁桶一样。很多士兵都因为其手段太残暴严苛,而怨声载道。

就在轰炸前不久,华野军在和第74师交战的过程中,俘虏了不少国军将士。

我军一向有优待俘虏的传统,这些将士被抓回来之后,并没有遭到拷打,而是全部送进了战俘营接受集中改造。

前面我们提到过,由于国军管理不当,许多国军将士对部队很难生出归属感,甚至于痛恨。

当他们被俘虏之后,在我党的关怀和教育下,用不了多久就能转变思想,弃暗投明。

但这天,当粟裕来视察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有一个74师的排长,表现非常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排长姓李,不仅积极接受改造,主动交代罪行,还一门心思朝我党靠拢,不断向战俘营的管理人员询问,要怎样才能加入共产党。

虽说大部分战俘最后都会投降,但始终需要一段时间。像李排长这样积极的,简直前所未见。

粟裕起了疑心,叫人把李排长带来问话。只见他态度非常真诚地说:自己早就向往共产党,之前困于74师,完全是身不由己。

粟裕将信将疑,吩咐战俘营的同志密切关注李排长。但他的表现一直非常优秀,大家也就放松了警惕。

直到指挥部被炸,粟裕马上想起这个李排长来,赶紧叫人去抓。没想到,此人早就已经逃回了第74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李排长正是张灵甫的心腹之一。被俘之后,李排长一直埋伏在战俘营,实际是为了帮张灵甫打探消息。

此次国民党抱团出战,但各战将之间原本就不是一条心。张灵甫一心想挣表现、抢功劳,得到消息之后,他竟然无视顾祝同的“铁拳头”策略,急吼吼地冒出头,奔着华野军而来。

陈毅和粟裕得到消息,大喜过望。一旦第74师脱离大部队,那正是我军主动出击的时候。

二人一番商量,决定将计就计,势必要让第74师有来无回。

另一边,泄露消息的李排长逃回部队,他自认为给了我军致命打击,殊不知,此举会为国军带来灭顶之灾!

作茧自缚,全灭师团

1947年,我军司令部遭到精准轰炸,内鬼竟是一排长!

这名李排长是国军74师的一员,他暗中走漏消息,导致我军司令部被炸,随后还在逮捕之前,率先逃回了74师。

可即便是这样,李排长也难逃一劫,整个74师,连同他在内,都将被我军全灭。

不过,74师可不简单,它和第25师、第83师并排进军,从正面对抗,我军显然不是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国军3大师团,我军该如何全灭74师,并报司令部被炸之仇呢?

转机就在张灵甫身上,当时张灵甫为了抢头功,竟然冒了一头,他把25、83师师甩在后面一大截。

这样一来,74师孤立无援。我军抓紧机会,立马派出两只纵队,将第74师与25师、83师,分隔开来。

国军“巨蟒”被肢解,我军又派出两支纵队,切断了第74师的退路。

张灵甫骤然陷入绝境,为此,他只能带着部队登上了孟良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良崮战役打得非常激烈。虽说张灵甫已经是孤军作战,但第74师火力充足、装备精良,和我军一时半会儿难以分出胜负。

但山东境内当时并非只有74师,其余十几个师得到了消息,也立马赶来救援。最近的一支队伍,离孟良崮只有十几公里。

万一让敌军增援及时赶到,我军必定会陷入险境。必须尽快拿下孟良崮,全歼第74师!

华野军各级首长开始不断奔走,激发战士们的战斗意志。我军战士被迫在山东境内辗转了两个月,心里早就憋了一股火气,战斗情绪极其高昂。

老百姓们也早就想把国军赶出山东。当国军开到村庄里,乡亲们就躲起来,把粮食也藏好,让他们没法补充兵员和粮草。

等我军进村,百姓们又回到家里,热情地劳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野军把孟良崮团团包围,第74军很快就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眼看自己的御林军就要折在这里,老蒋也慌了,命令各部队全力救援。

但第74师属于中央系,并且张灵甫为人又狂傲,别的派系巴不得他早点死,只不过做做样子给老蒋看罢了。倒是杂牌军出身的黄百韬,率领第25师拼死增援。但第74师气数已尽,黄百韬拼上全师将士的性命也无力回天,最后只好作罢了。

1947年5月16日,张灵甫率领残存的将士,逃到了一座山谷里,妄想逃出生天。但很快就被我军找到。

张灵甫不肯投降,最后吞枪自杀。第74师全灭。

战斗结束后,我军战俘营里多了许多第74师的将士。粟裕顾不上传统,特别叮嘱:

一定要好好看住他们,千万不能再出一个李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国民党政府倒行逆施,公然对抗历史进程,就是失道者。哪怕有李排长苦心经营,哪怕有一众名将卖命,也不能挽回必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