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霞

指导老师 | 严敏

单位 |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01

前 言

很多人在问“血清胃功能四项是什么”、“结果准确吗”、“可以代替胃镜吗”、“会不会筛查出胃癌”、“幽门螺杆菌检测是抽血还是吹气准确”;那么就这些问题来说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胃功能四项定量检测主要适用于胃部疾病整体筛查以及胃癌高危人群前期排查,该检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PGI)、血清胃蛋白酶原(PGII)、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血清胃蛋白酶原II的比值(PGI\PGII)和血清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

胃功能四项是抽取患者的血样样本,在体外进行检测,无创无痛。抽取样本之前是需要空腹的,大约两小时出结果。该检查通过严密,科学的数据比值计算,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是否进入重度病变,甚至癌变的风险范围,症状不明的病症把握的非常精准,还能够根据数据精准查出是否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肯定的说结果是准确的。

血清胃功能四项并不能完全替代胃镜的检查。毕竟胃内是否有溃疡、糜烂、增生是需要通过胃镜对胃黏膜表面做直接肉眼观察的,同时做胃黏膜病理活组织检查可明确病变的性质。

幽门螺杆菌血液检测法是做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如果抗体阳性,可以进行抗体分型,提示目前可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可能是既往曾经感染过,因此,血液检测结果阳性,并不能说明目前一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方法,能够确诊目前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且能够明确感染的程度。

如果患者呼气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目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且可以根据检测数值多少判断感染程度。如果检测出幽门螺杆菌,血液和呼气两种检测方法都准确,只是检测结果的判读有所区别。下面就血清胃功能四项在临床上的应用讲述一下。

02

案例经过

患者,女,45岁,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间断性出现、持续约数小时,无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停止,无转移及放射性疼痛不适,伴反酸、烧心,无呕血、黑便,无胸闷、心前区不适,自行口服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症状明显缓解,未至医院正规诊疗,3月前上述情况仍反复出现,口服奥美拉唑等药物效果不佳,遂至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底粘膜下肿瘤、非萎缩性胃炎。取胃窦活检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给予抑酸护胃等药物治疗,5-11至另院行胃镜提示胃底粘膜下隆起(间质瘤考虑),现自觉影响生活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胃占位:间质瘤?”收入院。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尚可,饮食及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身体一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脑血管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10余年前当地医院行输卵管结扎术,具体情况不详,否认重大外伤史。

入院诊断:1.胃占位:间质瘤?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

03

案例分析

患者的相关检测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患者的病理检查报告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报告结果显示:该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本正常,空泡毒抗体、细胞毒抗体和尿素酶A、B抗体均阳性,提示为I型HP感染;患者的的PGI、PGII及PGI/PGII均异常,提示患者的胃黏膜已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说明G-17、PGI、PGII和HP的联合检测是胃部疾病的敏感指标。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胃肠道间质瘤。

在通过患者的检测报告与临床医生沟通,发现导致患者胃部肿瘤的主要原因:

1. 地域环境与饮食生活因素,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患者居于淮海流域,淮河流域是河南省胃癌的高发区域;这里的居民喜欢腌制酸菜和肉、鱼类,长期食用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

2.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地区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及亚硝胺而致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3. 癌前病变,本患者有十二指肠溃疡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往胃癌诊断多依赖胃镜、病理等,但痛苦大,风险高,使其在胃癌大规模筛查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

如何及早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进而有效的应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防治胃癌重大意义。胃泌素17是胃黏膜“血清学活检”常用指标,在胃癌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胃蛋白酶原可灵敏反映胃黏膜的泌酸功能,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研究发现胃癌患者血清胃功能三项水平及PGI/PGII异常表达,且与临床分期有关;与幽门杆菌分型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度,利于临床诊治,对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2023年4月,由中国中医结合学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病理、外科、肿瘤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其中并明确指出“建议联合检测血清G-17、PGI、PGI/PGII比值及HP抗体,以增加评估胃粘膜萎缩范围及萎缩程度的准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清胃功能四项不仅在评估胃粘膜萎缩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而且具有无创、无疼、安全、经济、重复性好的特点,可潜在避免医源性的感染,可广泛用于健康人群的体检及病患群体的检测。一份血清一次检测即可同时检测四个不同的指标,相比单检PGI或HP评价指标更全面,结果判定更可靠,提升诊疗准确性。但是针对不同的检测方法,也要注意影响因素。

呼气试验(UBT)检测HP这是最常见的检查手段,包括碳13和碳14,二者的准确度基本无差别,都在95%以上。只是碳13相对放射剂量更小,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和哺乳期和孕期妇女。一般来讲,这个检查只要是阳性,那就是现症感染。

但该检查常会出现假阴性,所以做呼气试验前,一定要停用抗生素等一月及以上,空腹4小时以上,检查前3小时不抽烟、喝刺激性饮料,吃过药后,避免说话,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HP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测)它可以反映一段时间内Hp感染状况,是唯一不受近期用药和胃内局部病变影响的检测方法。

由于它检测的是Hp抗体,即使阳性仅能确定曾经感染,不能确定是否现症感染。也就是说你曾经感染过,已经根除后,还会出现阳性。但是如果是阴性,就可断定没有感染。就是说,它的阴性结果很可靠。特别在在消化性溃疡活动出血、胃MALT淋巴瘤、伴有弥漫性肠化生的重度萎缩性胃炎情况下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尤其当其他检测方法检测结果阴性时。

胃蛋白酶原 (PG)和胃泌素(G-17)的定量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流式荧光发光免疫微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以及放射免疫分析等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由于其示踪物质具有放射性,所以应用受限,普适性差。ELISA可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灵敏度低。近年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应用广泛;而我们医院引进的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这两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于ELISA。但由于胃功能检查受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药物干扰、饮食影响等,在解读血清胃功能的结果时,必须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血清胃功能四项不仅是反映人体胃部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注意呵护胃部健康,避免过度饮酒、吃辛辣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也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胃部疾病。

04

知识拓展

血清胃功能四项利用现代化手段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便于动态追踪病情发展,能对胃黏膜功能、状态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可以“浓缩”胃癌高危人群,让患者足不出县也能实现胃癌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对血清学指标异常的受检者实施及时、积极、有效的健康管理将对胃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有益,既为患者创造了便利又可以利用血清学筛查来划分风险分级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未来把防病治病为方向逐步转化到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趋势上来。检验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着早期胃癌标志物的发现、发展与利用,而且向着中晚期胃癌标志物探索。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检测对于早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不高,但在中晚期胃癌中表现良好,并且与其他标志物联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胃癌诊断的灵敏度。

05

心得体会

医学重之于信心与责任。医学检验工作不仅仅是会操作机器,更应该及时与临床沟通,能够帮助医生明确病情,指导临床治疗,还能够提前发现疾病并进行预防。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学习新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王淑英,苌新明.慢性胃炎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及其意义[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1994, 015(004):400.

[2]李月霞.分型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对胃疾病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 11:111-111.DOI:CNKI:SUN:ZMGY.0.2001-11-121.

[3]颜海帆,夏晨梅,陈玲玲,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检测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预测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 2017, 19(5):3.DOI: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7.05.039.

[4]王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征及胃功能状态评估研究[D]. 2019.

[5]刘露.胃蛋白酶原Ⅰ、Ⅱ和G-17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DOI:CNKI:CDMD:2.2010.116924.

[6]孔文洁刘卫东惠文佳冯燕王曼王秋玲周红润高峰.幽门螺杆菌分型与胃肠疾病类型,感染部位,病理分型及胃功能血清学指标相关性的研究[J].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2, 42(5):300-305.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