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从草根起步,成功推翻了篡位的桓玄,恢复了晋朝的统治。他北平广固,击败了慕容超,南靖番禺,消灭了卢循。

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刘裕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决心,最终成功平定了骚乱,稳定了局势。

这篇文章以详细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人物描绘,展现了刘裕的英勇和智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赏析:

刘裕奋自草泽,克翦逆玄,北平广固,南靖番禺。
史略:刘裕初为刘牢之参军,以讨海寇孙恩、卢循功,积官至彭城内史,居京口。 会桓玄自江陵入建康僭大位,裕起义兵讨除之,晋室复定。 义熙五年,裕以慕容超据广固,数入寇,表请伐之。 帅舟师自淮入泗,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大岘山, 袭克临朐,进围广固,遂平齐地。

【译文】刘裕从草根起步,成功推翻了篡位的桓玄,北方平定了广固,南方安定了番禺。

《史略》记载:刘裕最初是刘牢之的参军,因为讨伐海盗孙恩和卢循有功,最后被任命为彭城内史,驻扎在京口(江苏镇江市)。

当桓玄从江陵进入建康(江苏南京市),篡夺了皇位,刘裕起兵反抗,成功恢复了晋朝的统治。

在义熙五年(409年),由于慕容超占据了广固(山东青州市),并多次发动攻击,刘裕上表请求讨伐他。

刘裕率领水军从淮河进入泗水,到达下邳,留下船只和重装,步行进入琅邪的大岘山(山东沂山以东),突袭并占领了临朐(山东潍坊下辖县),进军包围了广固,最终平定了齐地。

会卢循等复炽,引兵自番禺至始兴。 循寇长沙,徐道覆引舟师分道寇南康、庐陵、豫章,江州刺史何无忌拒战,败没,中外震骇。 循复自巴陵趋寻阳, 与道复合兵东下,败豫州刺史刘毅军于桑落洲,军势甚盛。 裕方从伐燕还至下邳,闻警,即疾驰至石头。 循等进逼建康,裕督军屯守。 循以裕既还,建康有备,引还寻阳。

【译文】当卢循等人再次作乱,引领军队从番禺(广州)到始兴(韶关东部)。

卢循侵犯长沙,徐道覆引领水军分道侵犯南康、庐陵、豫章,江州刺史何无忌出战,但失败了,使得举国都感到震惊。

卢循从巴陵返回寻阳,与徐道覆合并军队向东进发,在桑落洲击败了豫州刺史刘毅的军队,军势非常强盛。

而此时的刘裕,刚伐燕回到下邳,听到警报,立即赶到石头城。卢循等人进逼建康,刘裕指挥军队驻守。卢循看到刘裕已经回来,建康有备,于是引军返回寻阳。

裕因治水军,遣将军孙处等潜自海道袭番禺,倾其巢窟,而自引大军西击循前锋,败贼兵于南陵。 裕进军雷池,循等逆战,大破之于大雷。 循走寻阳,将趋豫章,乃悉力栅断左里。 裕拔栅而进,循大败,单舸南走,径还番禺,及至,官军已入城数月矣。 循走交州,穷蹙而死。

【译文】刘裕从草根起步,成功推翻了篡位的桓玄,北方平定了广固,南方安定了番禺。于是刘裕整顿水军,派遣将军孙处等人悄悄从海道袭击番禺,摧毁了他们的巢穴,然后自己带领大军向西打击卢循的前锋,在南陵击败了敌军。

刘裕进军雷池,卢循等人迎战,卢循在雷池大败,逃到寻阳,准备前往豫章,于是全力以赴地在左里(鄱阳湖)设立栅栏。

刘裕拔除栅栏并前进,卢循大败,独自乘船向南逃跑,直接返回番禺,但当他到达时,官军已经进城数月了。

卢循逃到交州,最后穷困潦倒而死。

端倪解析:

刘裕成功平定了孙恩起义,消灭了桓楚、谯蜀、卢循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了百年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他的军事才能和战术智谋,使他在军事上成为南朝的第一人。

刘裕在政治上也有重大贡献。他抑制了门阀士族的兼并土地行为,重用寒门子弟,减轻了百姓的赋税,使东晋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他的政治改革为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刘裕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刘裕被誉为“南朝第一帝”,他的功绩被明人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

然而,他的一生并非没有争议和批评。例如,他的用人观念被批评为过于偏重家族和亲信,对士族的排斥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