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抗金名将,他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江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给了南宋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给了南宋朝廷一个满意的交代。

然而,当他满身军功,班师回朝的时候却被奸臣陷害,锒铛入狱,从此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忠臣形象。

岳飞对南宋的忠诚,被人们世代传颂,然而有多少人传颂他的忠诚,就有多少人谩骂奸臣秦桧,他是致岳飞于死地的主要原因。

在当时的南宋,岳飞虽然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想要杀他又谈何容易,在他入狱后岳家军全员背叛,手下多名将领坐实他的罪名,这让他再无翻身的可能。

为何岳家军会选择背叛?为何朝夕相处的将领会坐实他莫须有的罪名,让他含冤而死?这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金名将岳飞驰骋疆场

岳飞出生于乱世,传说他出生之时有一只鸿鹄一样的大鸟,栖息在岳飞家的庭院之中——他从小便有鸿鹄之志,长大以后便成为了一名兵士,南征北战保家卫国,成为一代枭雄。

所谓时势造英雄,金军的入侵让岳飞走上了抗金的道路,改变了他身为普通之人的命运。

在十几年的战争中,岳飞东征西讨,出生入死,为建立一个稳定的宋朝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于岳飞驰骋疆场的故事,和南宋的半壁江山有关。

宣和七年,金军大举进攻宋朝,而宋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整个南宋陷入了恐慌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金军入侵宋朝国土,还大肆屠戮宋朝百姓,眼前民不聊生的一幕幕场景,岳飞心中充满了愤懑。

岳飞的母亲从小教育他,要爱国,要护民,更是在他从军之际,在他的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的四个大字。

岳飞的母亲告诉他,要从军报国,要守护南宋的江山和百姓。

岳飞参军后,谨记母亲的教诲,奋力杀敌。

岳飞所在的队伍归大帅府统领,面对金人的进攻,岳飞带领三百人在滑州之战中奋勇杀敌,成功击退敌人。

岳飞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没过多久就频频升迁,打得敌人溃不成军,一时之间,岳飞的名气在军中大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纵使岳飞再怎么努力,大宋的江山依然大厦将倾,到宋高宗即位后,金人再次领兵来袭,而作为岳飞领导的杜允贪生怕死,竟然主动丢失阵地往后退。

面对这样怕死的上级,岳飞只能苦苦劝谏,之后杜允不听建议,更是在开封沦陷之后投靠了敌人——使得爱国如命的岳飞心寒,自此离开了他。

后来,宋高宗赵构身陷险境,岳飞领兵相救,从此只有岳飞成为了南宋的功臣,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岳飞在南宋百姓心里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皇帝赵构,他的岳家军不仅在南宋闻名,更是让金军闻之胆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岳飞统领的岳家军唯他马首是瞻,只听从他一人的号令。

岳飞在南宋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在朝中树敌不少,但他手握兵权,无人敢说。

这样的岳飞让南宋百姓心安,但高坐龙椅的皇帝却感到不安,岳飞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这样他有一种被胁迫的不安。

在岳飞的领导下,岳家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收复了许多北宋时期丢失的国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授意,秦桧陷害

在岳飞正打算继续收复失地的时候,朝中有人不干了,在他们看来,岳飞是因为军功累累才有今天的地位,于是朝中出现了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

可在岳飞看来,这时乘胜追击,定能恢复宋朝的大好河山,于是在朝中,也极力劝皇帝让他继续去收复失地。

另外一边,金人在与岳飞的作战之中,领教到了他的作战手法,听见岳家军的名字金军就瑟瑟发抖。

面对这样的情况,金人开始了对岳飞的算计,只要岳飞身死,金军就还有胜利的可能。

然而,岳飞在朝中还在极力主张征讨金人,他还不知道危险已经向他一步步逼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坐皇位之上的赵构看见已经功高盖主的岳飞,也渐渐地心生不满,又加上奸臣秦桧从中挑拨,宋高宗也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岳飞对自己皇位的影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二人都是主张求和,秦桧曾经被金人俘虏所以对金军有着很深的恐惧,而赵构对金军更是内心充满了恐惧。

就这样,当岳飞从战场归来之后,却被秦桧抓捕,还给他罗列了三条莫须有的罪名,分别是:一是妄议立储,二是拥兵自重,三是抗旨不遵。

其实,这三条罪名无论是哪一条都没有证据确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当秦桧给岳飞安上这些罪名,并且将他抓捕以后,宋高宗赵构从头到尾都只是在看戏,或者说他是默许了秦桧的行为。

其实,他并非真的不知道岳飞的三个罪名是莫须有的,但此时的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需要这样一个机会将岳飞除掉。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岳飞的死全在秦桧,但其实并非如此,秦桧是这件事的主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光靠秦桧一个人是无法将岳飞置于死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桧虽然在朝中为相,但岳飞的战功是整个南宋人尽皆知的,秦桧想要让岳飞死必须得有人与他为伍,还要高坐皇位上的人点头。

所以,岳飞的死虽是秦桧所谓,事实上确实皇帝授意的,没有赵构的默许,秦桧又怎敢当着天下人的面,杀了家喻户晓的抗金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朝入狱,岳家军被迫妥协

岳飞的一生轰轰烈烈,死的时候却凄惨无比,就连站在他身后的岳家军,最后也不得不向皇权妥协,甚至在军中有人参与作证,最后将他逼上了绝路。

话说,赵构将岳飞从战场上召回以后,秦桧就以三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抓捕。

甚至找到了岳飞手下的十几个将军,要求他们出来作证,这样,岳飞的三条罪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立,才可以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

随后,岳家军中有九员大将,出来作证,至此回天乏术,岳飞只能等死。

为什么岳家军这么快就向秦桧等人妥协了,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从岳飞所带的岳家军内部说起,岳家军本就人员构成复杂,在得知岳飞入狱之后,有人主张极力挽救,有人默默不语。

此时的岳家军失去了岳飞,就如同失去了主心骨,他们不再凝心聚力,而是如同一盘散沙,岳家军如此众多,又怎能在岳飞被捕后还能坚持一条心呢?

不过,岳家军中也有出来为岳飞喊冤的,只是很快就被杀了。

在这之后,就陆续有人站出来证实岳飞的罪名。

虽然岳飞是抗金名将,但当时的情况,聪明的人都能看出来分明是朝中有人想将岳飞置于死地,而身为皇帝的赵构却没有为岳飞说一句话,这证明皇帝也是想要岳飞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有一句话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更何况有人为岳飞求情,立马被杀,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敢去触怒龙颜?

一不小心,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搞不好还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到时候还要连累家人。

最后,岳家军妥协了,没有为岳飞而反抗,朝中也陆续有人出来坐实岳飞的罪名,这第一个出来的便是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