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 安伟记者 吴文可杨璐孟蕾梁露露实习生 段林言 文记者 王晓伟 图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虽说六月烈日炎炎,却难掩健康科普热情。

6月23日,在郑东新区太格茂,第六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分主题比赛第三日精彩继续。

当天进行的是重点人群健康与合理用药专场、中医药科普与癌症防治专场2个专场比赛。

台上,选手神采飞扬,或单人自信展示,或多人密切配合,或娓娓道来,或激情万丈,尽显健康科普工作者的风采。

台下,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比赛区域观看节目,甚至在商场二楼、三楼乃至六楼都有观众驻足俯瞰节目,不时传来掌声、好评声、拍照记录声。

第六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科协、河南日报社联合主办,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河健康报联合承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主题比赛于6月20日燃情开赛,首场分主题比赛——爱国卫生与健康生活方式专场好评如潮。

6月22日的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与眼健康专场、营养膳食与重大疾病防治专场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6月23日的重点人群健康与合理用药专场和中医药科普与癌症防治专场比赛现场延续了前面比赛的热火朝天,现场仿佛连空气都被这股热情所感染。

不仅如此,收视指数也是节节攀升,从20万、30万……直至100万、160万……截至发稿,大河健康报的大河健康网直播平台已突破200万人次观看。

包括微博等三方平台内的全媒体平台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传播量超2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点广泛 全面考察选手储备

上午10:30,理论考试按时开始。两个专场、78组选手认真作答,尽显准备之充足。

此次理论考试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内容紧贴日常生活,考验各位选手的健康知识储备。

来自新乡市原阳县人民医院的包雪俊第一个交卷,她表示,本次理论考试的题目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儿童健康、老年人健康、常见病及慢性病防治等等。

“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有一道关于儿童神经发育的题目,四个选项非常具有迷惑性。”包雪俊告诉记者,她本次带来的参赛作品是《头孢的那些“死对头”》。其灵感来源于和朋友的一次聚会。“希望通过我的科普,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在生活中用得上的知识。”

龙争虎斗 健康科普灿若星河

在下午的健康科普演讲环节,选手们纷纷亮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如同星辰争相闪耀。
他们或是通过生动的演讲,将复杂的健康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或是借助丰富的图表和案例,让健康理念更加直观易懂。
严谨又富有激情的讲解,引起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现场的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着相关的数据和案例,与选手们的演讲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重点人群健康与合理用药专场

【一】“老带新”,健康科普有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进酒,杯莫停,哎哟……为何我的胯骨轴有点疼!”“李白”和“武松”粉墨登场,拉开了重点人群健康与合理用药专场的帷幕。

来自漯河市立医院的王聪敏、徐超莲、刘美鹤、王莹辉等人以股骨头坏死为主题,带来了作品《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没有一滴酒是无辜的》。

“我们几个都来自创伤骨科,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人并不清楚过量饮酒会导致股骨头坏死,所以就想借助本次比赛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知识。”王聪敏说,“作为第一个上场的选手,看到现场这么多的观众,其实内心非常紧张。”

王莹辉已是第四次参加比赛,“医院非常重视科普,我们医护人员也是‘老带新’,把健康科普传承下去。这次比赛走进商场中,让我们和科普对象的距离更近了,科普也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二】每一位妈妈都是伟大的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痛感根本没有办法形容!”无痛分娩,这个堪称女性之光的技术,上台演讲的却是一位男性,他就是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麻醉科手术部的刘英阁,从作品选题到内容创作均由他独立完成。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有关科普的比赛,之所以选择这个科普内容,首先无痛分娩本身就是我们科室的日常工作;其次是女性的话题通过男性来讲述,更有说服力。”刘英阁说。

刘英阁为了将自身感情与作品深度融入,亲身去体验了一次十级的分娩疼痛。他推荐他身边的男性朋友都去体验这种疼痛,这种体验不仅能让男性体会分娩的不易,更能在心灵深处种下对女性深深的理解和尊敬。

【三】向死而生,活出生命的璀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先哲曾说过,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在走向死亡,这个过程,叫做‘向死而生’。”潘君晖来自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他围绕一个沉重的话题——死亡进行科普介绍。

潘君晖告诉记者,很多人忌讳谈论“死亡”,认为这个话题不吉利,而且太过沉重,而他选择死亡教育这一选题,是他的老师、预防保健科朱爱萍主任提供的思路。

“她93岁的父亲去世之前,难以接受患癌的事实;经过临终关怀,正确认识到生命有始有终,最后转变心态,坦然离世。在此非常感谢朱主任对我的帮助。”

“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实在是缺失得太多。”潘君晖介绍,他曾遇到过一个癌症晚期的老太太恐惧死亡,苦苦哀求:“医生,我还不能死啊,我还没看到孙子结婚,求求你想办法,让我再多活几年吧。”

“希望通过我的科普,让大家正确认识生命、看待死亡,能够尽情绽放、活出生命的璀璨。”潘君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科普大赛,非常开心能够走到省赛的舞台。

“比赛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大家都在用心做科普、努力传递健康知识。咱们河南人,中!

【四】减轻孕妈痛苦,无痛分娩值得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咱今儿就聊聊怎么无痛当妈!”“咋?你该不会想当接盘侠吧?”“去你的,哎,能不能想我点好啊。”“那你说这个无痛当妈是啥?”
在舞台左侧的候场区,2位穿相声服的选手在紧张地对台词,她们就是开封市妇产医院的产科护师刘梅和马嘉欣,当天给大家带来的作品同样有关无痛分娩。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无痛分娩技术,使用无痛分娩技术,从而减轻孕妈妈痛苦!”这是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在准备比赛期间,两人看了无数部相声,反复练习快板,只为作品更精彩更吸睛。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健康科普技能大赛,我们发现各路科普大神云集,自己的作品还有许多不足,我们要向各位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刘梅表示。

【五】

科普梦之队,趣味演绎老年人手杖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贵越好看的手杖就越好用吗?”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的“科普梦之队”王梦莹、蒋梦蝶、苏萌萌带来作品《小小手杖,助您一臂之力》,通过情景剧的演绎形式,指导老年人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手杖。

选手王梦莹今年是第二次参加省级科普比赛,去年他们的作品《警惕隐形杀手肌少症》获得了第五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金奖。

因为热爱,所以不留余力,一直坚持参加科普比赛,也是让自己不断进步的过程。

王梦莹对记者说道:“经过几次科普大赛的锻炼,我们觉得选手准备得越来越用心,科普内容越来越精彩,良性内卷促进河南健康科普工作良性发展。”

经过激烈的比拼,来自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李洁、尚超娜、邱玉华、刘瀚文等创作的作品《被困在时间里的人》以95.83分斩获重点人群健康与合理用药专场第一名

来自信阳市潢川县人民医院的郭萌薇创作的作品《告别“妈妈手”,远离腱鞘炎》、来自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潘君晖创作的作品《向死而生》分获第二名、第三名

B.中医药科普与癌症防治专场

【一】中药虽好,用对才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到老年,血管会变硬、狭窄。不少老年人运用三七养生保健,有的人血管状况真的改善了,有人却吃进了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呢?”河南省中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马鸣,为观众讲解如何正确运用田七。

既是选手,同时也是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马鸣从五年前第一次接触健康科普,就下定决心要把这条路走好:“经过这几次比赛感觉选手们更多了,比赛作品种类更丰富了,形式也更接地气了,涵盖病种和内容更多元化了。”

马鸣表示,参赛的目的是想见识更多的科普形式,充实自己,回馈给患者和广大群众。

【二】护颈三部曲,一刮二动三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您走路踩棉花、手麻握力差、天旋地也转、世事模糊看,不妨试试这护颈三部曲。”来自鹤壁市浚县中医院内科护士秦少影带来了作品《护颈三部曲》。

这是她第二次参加科普大赛了,去年止步于市级的比赛,今年再接再厉,来到了省级赛场。

秦少影谈道:“能够来省级赛场感觉非常荣幸与开心,尤其是在舞台上看到许多观众通过我的讲解,获取到健康知识,我就觉得这趟没白来!”她说,基层医院在科普宣传方面需要接地气,让老百姓能看懂,能学会,能运用。“为了真正落实科普惠民,我们医院打造了‘健康科普进乡村’、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和健康夜市等活动,力求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科普服务。”秦少影表示。

【三】竹板一打,传播中医药艾灸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要夸就来夸一夸,咱的艾灸呀。传承数千年,扶正身体健;祛湿散寒把病消,辨证很重要。”来自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杨暖、马建伟两位护士,在作品《亲“艾”的,热“艾”的》中,介绍了艾灸的作用。

作为第一次参赛的选手,她们走上科普大赛舞台的初衷很简单——让更多的人了解艾灸、了解中医药文化。

“咱们的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守护健康的实用技巧,比如今天我们介绍的艾灸。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能让更多人受益。”她们表示将坚定不移地走健康科普之路。

【四】五战省赛,健康科普永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痣它不可怕,防癌咱全靠它。两边它不对称,边缘呀模糊啦。颜色它会变花,六毫米也算大……”在舞台上喊麦的这位选手,是来自安阳市人民医院的杜金航

作为一名95后,杜金航有着丰富的健康科普舞台经验:五次参赛、五次进入省级比赛。

本次参赛,他带来的作品名为《有“痣”之士,你还好吗》。

“痣,很多人都有,但我发现大部分人对它并不了解,甚至有人将其与黑色素瘤混为一谈。为此,我创作了这一作品。”杜金航多次参赛,表演时挥洒自如,喊麦更是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么多次比赛下来,咱们的比赛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战队比赛、现场讲解,到健康问答、手机答题,同时场地也越来越贴近百姓,从演播厅走向户外、走进商场。每次改变,不但对选手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距离百姓越来越近,让健康科普真正走进百姓中间。”杜金航说。

【五】讲健康故事,打造追剧般的科普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竞拍的头茬道地枸杞,全球限量发售,诸位可先行品鉴,随后开始竞拍……”紧张刺激的《枸杞拍卖会》被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晨晓、王楠、肖准、高雅、杜可林搬上了第六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中医药科普与癌症防治专场现场。
选手们化身拍卖师、中年大叔、白领精英、酗酒大爷和老太太,根据自身需求,讲述拍卖枸杞的理由,将枸杞的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融合进节目中,寓教于乐。

这是王晨晓第三次参赛,去年他们的作品《肝将军的春日养生宴》获得了第五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表演类金奖。

“过去一年我们跟随‘科普惠民,健康中原行’等活动,多次走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展演,也深刻感受到了大家对健康科普的强烈渴望,尤其是我们这种寓教于乐的‘戏精’式演绎,深得人民群众喜爱,而且更容易让群众牢记作品中传递出的健康知识,因此,今年我们原班人马携全新作品再次登台,希望能够延续我们的科普理念,为群众送上一盘健康的开胃小菜。”

【六】先诸葛后周瑜,“医”说三国挺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的副主任医师万百顺是第二次参加健康科普技能大赛了,第一次的作品是《诸葛亮多次吐血,到底得了啥病?》,这次的作品是《救救“气到吐血”的周瑜》。
万百顺谈到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个人的爱好,他平时非常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在阅读中发现由于古代医学水平的限制,很多熟知的名人最终得的什么病都是语焉不详
“有一次我突然想到,现在医学发达了,能不能通过史书上描述的症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思路,给他们一个相对明确的诊断呢。按照这个思路,我发表了几篇有关《古病今治》的系列科普文章。比如,通过蔡桓公来科普黄疸,通过诸葛亮来科普肝炎、肝硬化及饮酒的危害,通过赵匡胤来科普高血压等。”万百顺说。
周瑜最大的健康问题就是爱生气,很多文献都证实了生气对人的危害。万百顺表示:“虽然这个作品切入点很小,但在生活中却很普遍,通过线下观赛,我发现大家讲的也都是日常实用的健康知识,这个舞台不仅为我们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展现机会,同时也让老百姓了解到更多科学正确的健康知识。”

最终,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朱诺、彭栋梁、郭伟、王倩、余睿等人创作的作品《送您一剂音乐药方》,以95.60分的好成绩,夺得本场比赛的第一名

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高昕雅、曹孟创作的《艾灸爱了》与来自安阳市人民医院的杜金航创作的《有“痣”之士,你还好吗?》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

好评如潮 评委齐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赛现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员解瑞谦对作品《向死而生》印象尤其深刻,给出了高分。

“死亡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面对它。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不同的人面对死亡也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离去之前,会很安详平静地告诉亲人,瓜熟蒂落;也有的人不舍得离去。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做健康科普?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长寿,完成人生的心愿,平和地走向人生的结局。”解瑞谦说。

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宣传科的林雪柯此次跟随选手们一起来到现场。

“这次的大赛真的是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作品都很优秀。科普越来越‘卷’了!”林雪柯称赞,“大赛给各位选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把有趣、简单、易懂、易学的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给群众,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祝大赛越办越好,把更多简单易学的健康科普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

“这次我们医院从征集到的节目中优中选优,一共有5个节目进入到省级分主题比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传处的王玉珏带队来到现场,“从今年4月份,我们开始组织全院比赛,共征集到400多个科普作品,包括视频、图文以及出版图书等多种形式。没想到大家对科普的热情这么高,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医院从最初的复赛到最后的决赛,院领导全程亲自参与,支持大家做科普,全院从上到下,科普氛围都很好。”

相声、情景剧、歌舞……死亡教育、阿尔茨海默病、音乐胎教……从形式到选题,让我看到科普原来有那么多的可能性。”谈及今天的所见所闻,王玉珏感慨颇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座无虚席 掀起学习健康科普新浪潮

观众席上,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商场的二楼、三楼甚至电梯上都有观众探出身、俯下头,拿出手机对准现场。

大家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信息点,完全被这场知识的盛宴所吸引。

“我记住了,每天要晒15~30分钟的太阳!”活动现场,来自许昌市的小朋友王起越参与了现场的答题互动。

王起越妈妈从社交媒体上看到关于此次大赛的消息,带着王起越从许昌来到郑州,赶赴这场健康科普之约

“平时孩子老想吃一些垃圾食品,想着趁这次活动,让他受受影响,多学习健康知识。咱这个活动,形式比较有趣,小朋友不仅能听懂,也能听得进去。”妈妈赞赏道。

市民张女士站在观众席的后面,她的眼神在舞台上和手机上不断切换。每当选手提到感兴趣的健康问题时,她都会立刻放下手机,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用手机记录下她关心的健康要点,身旁的朋友不时地与她轻声讨论节目内容。

“今天和朋友逛街遇到这次大赛,第一次看到健康科普节目也能做得如此生动,我特别注意听了腱鞘炎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这两个节目,回家就把这些照片发‘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给长辈们做提醒。”张女士说。

69岁的张红霞阿姨是大河健康报的老订户,已是连续两天赶到太格茂观看比赛了:“这次比赛让我收获很多,我学到了很多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和饮食习惯。”

她说选手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各种健康知识,让她这位老年人也能轻松理解,她很注意听了《老人的最后一次骨折》《被困在时间里的人》和《保护膝盖里的小月亮》等老年题材的科普,并用手机录下来,她说回家要把内容整理到本子上,也向老姐妹们宣传科普一下。

在比赛观众席,记者见到了一位参加科普大赛的老朋友——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首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优秀选手娄政驰。

他告诉记者,他是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来到现场。“健康科普是百姓的刚需。人们在爆炸式的信息海洋中需要淘金、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这要求我们每一位健康科普工作者,紧跟知识前沿,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扩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需要提高传播的技巧,打造科普精品。”娄政驰说,来到比赛现场,看到的是风风火火的场景,让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回想起了曾经参赛的激情岁月。

“从各位选手的眼神中,能看到他们在比赛中经历磨炼后的成长、成熟,也能看到他们对胜利的期待。”作为健康科普的先行者,娄政驰表示,在科普舞台上,需要选手们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小见大的阐述、动静结合的演示、因人施讲的精确。

“我们的作品要把专业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让外行也喜欢看、听得懂、有收获、能受益。今天的比赛对选手们来说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很好的成长经历。健康科普,我们永远在路上!”娄政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秀选手专访A.重点人群健康与合理用药专场

【一】用爱守护记忆手指操助力阿尔茨海默病预防

作品:《被困在时间里的人》

创作者:李洁、尚超娜、邱玉华、刘瀚文

单位: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口号: 用爱守护记忆,让爱与记忆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认知训练,还有啥好办法能让我记性好点啊?”

“手掌侧边碰一碰,手腕相互敲一敲,双手背面打一打,虎口交叉击一击,十指交叉握一握,双手指尖点一点。阿姨,您平时在家也可以多做这个手指操,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延缓脑神经细胞的老化。”

6月23日下午,李洁、尚超娜、邱玉华、刘瀚文团队带来的作品《被困在时间里的人》在第六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重点人群健康与合理用药专场比赛中,以95.83的高分荣获第一名

之所以选择“阿尔茨海默病”这个主题,是因为尚超娜家中也有一位得此疾病的老人,但是目前医学尚不能根治此病,因此她们的作品以改善日常生活方式为主题,呼吁更多人正视阿尔茨海默病!

尚超娜介绍,这个作品从创作到走到台前给大家表演,她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开始的时候我始终进入不了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状态,后来我走进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精神科病房,与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共处,观察老人的一言一行,慢慢地才深有体会和感触。”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父母健康,孩子快乐成长。”其实有时候并不是父母变了,有可能是他们生病了。她们呼吁大家关爱自己和家人的脑健康!

【二】科普源于生活 健康呵护全家
作品:《告别“妈妈手”,远离腱鞘炎》创作者:信阳市潢川县人民医院质控科副主任郭萌薇单位:信阳市潢川县人民医院口号:展现科普力量,释放健康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年前的我第一次当妈妈,在幸福、喜悦中开启了带娃模式,然而在孩子三个月大时我却被手腕的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医生告诉我这就是‘妈妈手’,也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来自信阳市潢川县人民医院的郭萌薇结合自身经历,创作了作品《告别“妈妈手”,远离腱鞘炎》,并带来一套手指操,带领现场观众参与其中,在欢乐的氛围中轻松掌握远离腱鞘炎的方法。

“科普要从娃娃抓起!”郭萌薇特意带着八岁的女儿一起来到比赛现场,“一是为我加油鼓气,二是让她从小能够感受到科普的魅力,把今天所学的科普知识带给同学们。”

郭萌薇对记者表示,来到比赛现场,看到这么多优秀的科普人才聚集在一起,深深地感受到健康科普的强大力量和科普达人的无限魅力。

B.中医药科普与癌症防治专场
【一】科普老朋友带来了新朋友
作品:《送您一剂音乐药方》创作者:朱诺、彭栋梁、郭伟、王倩、余睿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号:科普永远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大赛绝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参加第四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时,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获得金奖的朱诺这样说道。

两年过去了,她没有食言,带着更多的新朋友来到了第六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并且以95.6分斩获分主题比赛的第一名。

“《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就是说,由于疾病造成的体内气机的紊乱,是可以用音乐来疗愈的。具体方法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角调入肝,徵调入心,宫调入脾,商调入肺,羽调入肾。”朱诺与队友们一人对应一个音调,在舞台上娓娓道来,向现场观众讲解不同的健康问题可以分别聆听什么样的音乐来进行疗愈,简単明了又颇具实用价值。

谈及创作初衷,朱诺说,“五音疗疾”是老祖宗的智慧,但是知道的人却不多,本次就想借着大赛,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使用音乐疗愈身心。

从确定参加比赛开始,朱诺和队友们就开始不断“头脑风暴”,经过多次尝试、推翻、打磨,终于在大赛前不到一个月,确定了最终的剧本。

“我们团队成员来自五个不同的科室,平时也很难聚到一起。这次她(朱诺)叫我们来一起参赛,我就想借着这个机会出来看看。她是我们团队的主心骨,这次比赛也费了很多心,带着我们这些新朋友参与进来。以后我们这些新朋友就变成了老朋友,然后带着更多的新朋友参与健康科普这件事中。”彭栋梁说。

一路走来,两年过去,大赛形式不断创新,“我参加比赛那一年还是在室内,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么开放的舞台讲科普。”朱诺说,“但是这个形式更好了,科普本来就是要给大家讲的,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讲的时候也更有劲儿了!”

【二】爱了爱了,艾灸真的爱了
作品:《艾灸爱了》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高昕雅、曹孟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号:中医何以中,艾灸显神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就听说艾灸好,艾灸是个宝,可就是对它不了解呀!这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高昕雅和曹孟通过《艾灸爱了》向大家科普了这个让大家耳熟但不详的“艾灸”。

“我是第一次参加健康科普技能大赛,这次的比赛受到了春晚相声节目的启发,我们将相声的说学逗唱融入作品中,力求增加作品的趣味性,经过数月的排练和完善,最终呈现到大家的面前。” 高昕雅说。

高昕雅和曹孟在作品中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向大家讲了艾灸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功效,既能治病又能养生,但使用艾灸时需注意防火、防烫和排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灸完一定要喝温水,不要吹冷风

高昕雅表示:“通过线下观赛,我感受到多样化的科普表演形式以及观众们渴望了解中医药知识的热情,未来,中医药科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3天、5个专场,第六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分主题比赛圆满落幕,近两百部精彩作品每一个分享的知识点,如种子般播撒在大家的心田,期待着生根发芽,开出健康的花朵。

让我们共同为这些付出努力的科普工作者鼓掌,为他们的专业与热情喝彩。

我们仿佛已经窥见了健康知识更普及的璀璨未来,期待更多科普之光,照亮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