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当一辈子懦夫,还是要当英雄,哪怕只有几分钟?”

2011年,浙江缙云县男子,郑勇军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一个粪桶,引爆了积怨已久的邻里矛盾。郑勇军的妻子被有钱有势的邻居侮辱,老母亲的腿还被打断,坏人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当在外地打工的他得到消息之后,当天就坐火车回到了老家,抄起了一把开山刀,朝着邻居家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怨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五云镇“周村”村,在当地也算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小村庄,村里常住人口达到了3000余人,旁边就是小有名气的燕京仙都啤酒厂。

虽然叫做“周村”,这个村的大姓却是郑姓,有很多姓郑的人,有共同祖先的那种。

按理来说,大家都是同宗,邻里间关系应该不错才是。但兄弟阋于墙的事情都屡见不鲜,更何况都不是直系的亲属。

家住上村头三角塘282号、272号的郑成周、曹志光两家,就是“邻里不合”的典型。

曹志光年轻的时候很穷,当了上门女婿,生下来的几个孩子都姓郑。如果从他老婆身上算,和郑成周的关系还挺近。但同姓不同命,曹志光老婆这一支是村干部,郑成周只是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门女婿的名声虽然不好听,但曹志光自己通过多年的打拼闯出来了一番事业,甚至在县里面也有一定的地位,据当地人说,他还开过赌场,但就是没人管。村里面甚至有传言说曹志光当上了本地的“代表”。

郑曹两家的矛盾,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地基争端。

郑成周家有一个菜园子,正好在曹志光家房子外面。

有一年,曹志光在菜园子方向开了一道院门。郑成周家很不满,觉得他们心怀叵测。但曹志光却表示自己开门只是想多通风,又不是抢你们家的地。

郑成周一家心想,这件事自己的确管不着,就没再干涉。

然而,当后来郑成周家拆掉菜园子准备翻建一个面积更大的楼房时,曹家却跑出来反对了:如果你们建房子的话,不就把我们家的路给堵住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村里面调解之后,郑家同意退让,退出来了一条几十厘米的路,供曹家人外出。

按理来说这事本该过去了,但当郑家准备粉刷外墙的时候。曹家却再次跳出来表示反对,禁止他们搭架子和粉刷外墙。

用曹家的话说,这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出行。

问题是曹家是有其他的院门的,这个路走不了,走另一条路不就完了?

但曹家就是不同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院门口这几十厘米的地方是他们家的地,禁止郑家占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面这时候又出面“调解”,让曹家同意了郑家粉刷房子,同时禁止郑家搭架。

郑家只有郑成周的老伴、女儿、儿媳妇在家,三个妇道人家的也拿人多势众,家里有权有势的曹家人没办法,只好选择了认栽。

谁曾想,经过这件事之后,曹家人反而愈发的嚣张。2011年7月末,直接在院门外面放了一个长柄的粪桶,而且正好就在郑家厨房的窗户下面。

人家做个饭,香味闻不到,闻到的却是刺鼻的臭味,这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啊。郑家人就去找曹家协商,要求他们把粪桶挪开。结果曹家却说:“又没放你们家里头,有什么好叫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突

8月1日早晨8点,曹家人再次搞出了新的花样,找来工人准备在院门口加盖一道石棉瓦,彻底把这条路给圈起来。

泥人尚有三分血性呢,眼见曹家变本加厉,郑家的三个妇女怒气冲冲的跑了过来和曹家人争吵。

吵着吵着,郑成周的老伴拿起石头扔到了砸曹家粪桶上面的雨棚,将之砸坏了。

这下子,可以说捅了马蜂窝了。

曹家人顿时恼羞成怒,追着郑家人殴打,甚至追到了郑家人家里面打人。

这还不算完,郑成周的儿媳妇因为长得漂亮,还被曹家的几个变态进行了猥亵。而郑成周的老伴,则直接被打断了一条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曹家人都开始拆郑家的烟筒了的时候,警方总算是赶到了。

这种恶性事件,按理来说应该把曹家人抓起来。无奈他们家人有权有势,在地方上也有一定的实力。

哪怕腿都给人家打断了,警察和村干部还是进行了“调解”:“你们保持冷静,不能再打架了,先把伤员送去医院治疗,下午来派出所接受调查!”

说完之后,警察就直接离开了。

如果连打断腿、强制猥亵妇女这种事情都能“调解”,那谁还能相信公平公义呢?

马雅可夫斯基写作的《穿裤子的云》中,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

“当社会把你逼到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记住这并不可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有些偏激的话,被一些人奉为了至理名言,郑成周的儿子郑勇军就是其中之一。

严格来讲,郑勇军也并不能算是什么正人君子,曾经因为盗窃被抓进监狱里面关了几年。

问题是,自从从监狱出来后他就已经洗心革面了,找了一个河南的妻子,不久前还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

为了养家,他专门跑到了上海去打工,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几次家。

当家里人打电话将遇到的情况跟郑勇军一说,他的愤怒可想而知。当天晚上就直接坐着火车赶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灭门

看望完母亲,郑勇军找到了在公安局里面当协警的妹夫丁凯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凯涯这一年27岁,他也同样看不惯曹家人的胡作非为。本身因为警察的职责没敢动手。如今大舅哥回来了,用话那么一激,他的血性也被激起来了,决定跟着郑勇军一起去找曹家人“报仇雪恨”。

曹家人并不知道郑勇军已经回来了的消息,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会太过在意。打断人家的腿只需要口头道歉,赔一点钱就完事了,这种荒唐的事情都能发生,让曹家人非常“有恃无恐”。

然而,曹家人却忘记了,这里是有着“同态复仇”传统的中国,不是逆来顺受的印度。如果仗着权势把人家逼急了,做出什么事情来都有可能。

当天晚上,曹志光专门把儿子、三个女儿一家全都叫了过来,大家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顿“庆功宴”,然后在院子里面纳凉、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7点30分,郑勇军带着包括丁凯涯在内的4名亲属来到了曹志光家中。

望着这些不速之客,曹志光一家还有些蒙,没明白他们来干什么。直到他们看到了郑勇军手里的开山刀。

看着面前围坐在一起的曹家人,想到自己虚弱的母亲和被他们侮辱了的妻子,郑勇军的双眼都冒出了怒火,大声喊道:“今天,你们一个也别想活。”

郑勇军最恨的无疑就是曹志光,他觉得如果不是曹志光在背后撑腰,他的家里人不会这么嚣张,第一个砍得就是他。鲜血飞溅到了塑料板凳和地板上。

曹志光倒地之后,他的三女儿郑晓娅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她先是尖叫了一声,转身就往屋里跑,想从另一门离开,结果没能跑多远就被郑家人追上,活活的砍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逃跑也是个死,不跑也是个死,剩下的曹家人也豁出去了,拿起身边的武器和郑勇军等人互殴。

郑勇军是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力气很大。而曹家仗着权势飞扬跋扈惯了,现在碰上个不要命的,未战先怯,根本不是对手。

曹志光的大女婿郑子春在这次斗殴之中被活活捅死,外孙曹敏坤当时才只有19岁。打着打着,被杀红了眼的郑家人吓到了,扔下手里面的家伙,一边大声呼喊:“救命!”一边往外面跑。

此时,曹家的外面已经稀稀拉拉的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群众,在郑晓娅尖叫的时候他们就过来了。

但现在这种情况,谁敢上前制止他们啊。曹敏坤跑出来后,村民们下意识的往后退了老远。追出来的郑勇军甚至都没看这些乡亲们一眼,拿着刀朝着曹敏坤追了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距离曹家50米左右的地方,曹敏坤被郑勇军给追上了。甚至都没给曹敏坤求饶的机会,郑勇军就举刀对着他的脖子狠狠的砍了下去……

这个刚刚19岁的年轻人,就这么永远的倒下了。

相较于当天早晨那次斗殴事件,这一次警察出警的速度可以用“飞快”来形容。不到半个小时,就有好几辆警车赶到了现场。

然而,他们终究是迟了一步,曹家8个人里面死了三个人,郑晓娅、曹敏坤、郑子春。剩下五个人全都受了伤,其中就包括命大的曹志光。

而郑家的五个人中,只有两个人受了伤,主犯郑勇军在警察来之前就已经不知所踪了,而同案犯丁凯涯等人则被警方第一时间控制并拘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他一次机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起案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就惊动了缙云县委、县政府。因为邻里纠纷都闹出人命来了,这可不是小事。县里面的主要领导连夜开会听取案件情况汇报,并下达了重要指示:

“全力以赴救治受伤人员,尽快抓获嫌疑人,做好死者善后工作,稳定死者家属情绪。”

警方接到指令之后连夜成立了专案组,甚至专门请丽水市公安局抽调刑事专家来指导办案,保证短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郑勇军捉拿归案。

没办法,郑勇军可是杀过人的,他的逃脱对社会危害性实在太大了。

警方认为,郑勇军杀人后很可能会选择潜逃外地,汽车站、火车站应该是重点监控目标。

果然,第二天早晨时间,跑了14个小时的郑勇军就在金华火车西站广场上被警察给抓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很快就在缙云县传开了,很多人都对郑勇军一家的遭遇表示同情,虽然觉得他们杀人不对,但同样认为曹志光有现在的下场是“罪有应得”。甚至还有人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跟警察提出,能不能给郑勇军一次机会,不要他判死刑。

新闻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但他们的重点都放在了“邻里琐事”上,呼吁大家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暴起伤人,邻里之间应该要和谐友善。

一个巴掌拍不响,郑勇军之所以会杀人,追根究底还是曹志光一家做的太过分了,被压迫久了才做下的过激行为。

当然,他故意杀人也是事实,曹家的伤者里面甚至还有一个只有两岁的孩子。也正因此,2012年7月13日,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如下判决:

“被告人郑勇军等5人因邻里纠纷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以故意杀人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郑勇军死刑,被告人郑洋琴、吕爱球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左文婵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丁凯涯有期徒刑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勇军的行为并不值得赞扬和尊重,杀、伤多人判死刑也是合理的。但不得不承认,他的遭遇也值得同情。如果光谴责复仇者杀人多么残忍,却不去谴责施暴者是多么的作恶多端,那又何谈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