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13年9月,福建仙游一所中学的初一新生小欣失踪了。4天之后,仙游警方接到了报案,有人在一条水沟里发现了一个女孩儿赤裸的尸体。

发现尸体的水沟
水沟里堆放了很多沙包,警方从沙包的缝里看到了一只脚。把沙包移下来后,尸体就暴露出来了,但是已经高度腐败了。

虽然尸体已经高度腐烂,但是法医能够看出女孩的右脸颊、左侧大腿、腰背部均有颜色变深的改变,初步的推断,死者生前跟人搏斗过,被暴力对待过。

小女孩儿鼻骨被打折了,上衣被卷了起来,裤子被脱了下来,尸体缩卷,侧躺在水沟里。初步判断可能是被性侵后杀害的,但尸体已经高度腐烂,法医无法检出小女孩生前是否受过性侵,不过能够通过体貌特征和衣着判断被害的女孩就是失踪4天的小欣。

在小欣失踪的4天里,她的家人找遍了小欣可能去的地方,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小欣被害的地点就在她家住的这排平房的房头。

案发现场距离小欣爷爷住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埋尸体的地方距离小欣爷爷住的那排屋子还不到20米。案发时小欣还不满14岁,她失踪那天是学校新学期开学报到的日子。报完名后,小欣和弟弟一起跟父母到购物广场去买东西,快到中午12点的时候,小欣告别父母、弟弟独自一个人先往爷爷家走,爷爷家离学校很近,只要在上学期间小欣就会住在爷爷家里。

水沟位于一片树木之中
当小欣父母回家的时候,却没有看到小欣。以为小欣去了同学那里,但直到很晚也没见小欣回来,才发现小欣失踪了。警方初步推断,小欣应该是在离开父母的这段时间遇害的。小欣离开父母的时间是中午12点左右,也就是说凶手应该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的。

小欣是在爷爷家的房头被害的,她如果在被害的时候有过呼救,周围的居民应该能听到。但是周围的居民表示并没有听到过呼救,也没有看到什么陌生人在这里出入。

在发现尸体的水沟旁的灌木丛里勘查现场的民警又找到了购物袋,橡皮,铅笔,而这些东西都不在同一个位置上。也正是在这些树林里,小欣的父亲在发现了女儿随身携带的钥匙后才打电话报案的,但是现场并没有发现小欣的手机。凶手为什么要拿走小欣的手机呢?警方推测可能是凶手跟小欣认识,并且通过手机跟小欣有过联系,所以在案发后才将小欣的手机拿走。

民警对案发现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地方并不适合作案。凶手为什么要选择在一个既容易让人看见又容易被人听见的地方下手作案呢?从小欣身上受伤的情况,警方分析小欣在被凶手控制的时候,曾经有过反抗,但是周围的邻居都说并没有听到过呼救的声音,那会不会是凶手趁小欣不备,对她发动了突然袭击呢,或者说凶手是小欣认识的人,所以小欣才放松了警惕。

小欣家所在的郊尾镇是仙游县的工业重镇。小欣的父母都是从外地来郊尾镇打工的,他们在一家物资回收公司分拣垃圾。因为这里的工作机会多,小欣的爷爷和叔叔,随后也从老家来到了郊尾镇。小欣来这里上中学也仅仅有半年的时间,在这里认识小欣的人,只有家人、同学和邻居。小欣失踪的那天中午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欣是在从超市回爷爷家的路上遇害的,会不会路上有人跟踪了小欣?警方发现从超市出来到小欣爷爷家,有一条捷径:横穿一条大马路,再穿过两栋楼之间的夹缝儿,就是一条很窄的田埂小路,再走上二十几级台阶,就能到达小欣爷爷租住的那排平房,这条路线大约1400米,步行需要13分钟左右。

在反复实地勘查后,警方又找到了另一条小欣爷爷家通往外面的路。如果小欣走这一条路,要绕行5000多米,步行40分钟才能回到家里。小欣到底走的哪一条路呢?警方调取了监控。

侦查员先是在超市南门的一个摄像头里发现了独自一人走出超市的小欣,当时是12:12。之后,街道上也有许多摄像头拍摄到了小欣的身影,小欣的最后一个画面是12:23,她穿越大马路时被拍到的,在她进入小巷之后就离开了监控覆盖的范围,在这期间并没有发现可疑人员尾随小欣。

小欣随后进入的小巷没有摄像头,平时也很少有人行走,但是每天中午12点左右,也就是小欣失踪的时间段,小欣爷爷家附近上班的居民都会经过这段田埂路回家吃饭。但是警方调查走访了被附近的13户居民,却都说没有看到小欣。

小欣被害的现场原来是一人多高的灌木丛,当时小欣站在这里,整个人应该都被灌木丛遮住。后来查看现场的时候,灌木都被现场勘查的民警砍光了。此时站在现场,不远处的鞋厂宿舍映入了侦查员的眼帘。

鞋厂宿舍

小欣被害的时候也正是鞋厂工人休息、吃饭的时候。警方问了整栋楼,终于找到了一个当时看到过小欣的人。目击者说当天是周末,他在宿舍里面休息,他当时看到窗外田埂路上走过去一个穿着白色T恤、牛仔短裤的小女孩。小欣当天穿的正是这一身打扮。案件破朔迷离,应该从哪突破?(花上5块钱,尽情阅读精彩内容,你必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