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繁殖最活跃的时期。近日,人工环境下繁育的长江江豚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这个跟着江豚妈妈游来游去的小家伙,就是出生不久的江豚宝宝。2024年6月9日18时15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白鱀豚馆饲养的雌性长江江豚“福久”顺利分娩,产下一头体长约70厘米、体重约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

12个月妊娠期被首次完整记录

它的爸爸“淘淘”是世界上第一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妈妈“福久”是2011年由鄱阳湖引进至白鱀豚馆的,今年15岁,正值壮年。去年6月初,科研人员发现“福久”怀孕,12个月的妊娠期也被首次完整地记录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郝玉江:从它的卵泡发育、排卵,受精、黄体的生成,胚胎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一直到分娩和产后母子关系的发展,整个过程做了非常详细的监测。通过人工环境下的饲养繁育,应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平台。

小江豚体长体重明显增加

研究所介绍,小江豚生长发育良好,体长、体重都有明显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郝玉江:从行为上,已经非常娴熟了。游泳技能,包括跟着妈妈吃奶这些动作,都非常娴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流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相比2017年的1012头止跌回升。目前,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已成功繁育了5头长江江豚,其中包括3头二代江豚。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