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面对暴雨灾情,龙泉市各级党员干部当先锋、打头阵,积极投身防汛抢险一线。

6月14日晚,锦溪镇组织力量,对龙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73名住院患者进行集中转移。当天上午,龙泉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吴孔才和同事在巡查时发现医院后山存在滑坡风险,立即将情况上报。根据雨情预警和研判,傍晚,锦溪镇决定启动应急转移预案。下锦村、中锦村村两委接到指令后,开启村级避险安置点,妥善备好各项应急物资。晚上8时,人员转移正式启动,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小心翼翼搀扶着患者坐上调度车辆,经过10余次往返接送,173名患者全部转移到安置点。

在6月14日晚到15日凌晨,强降雨夜袭龙南乡,该乡面雨量为65.8毫米。龙南乡第一时间启动叫应机制,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加强地质灾害点、危旧房巡查频次,并通知雨量较大的村,逐门逐户叫应叫醒村民采取防范措施,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龙南乡建兴村上兴自然村,一老人家中大量进水。为防止掉入水中,老人紧贴墙壁,紧紧抓住门框。“我以为要在椅子上蹲一个晚上,没想到干部们半夜上门来家里救我。”救援干部的到来,让老人顿时安心下来。

“阿姨别怕,我背你出去。”驻村干部叶青一边弯下身体,一边安抚老人。据了解,该老人已经82岁,子女都在龙泉城区工作生活。

6月14日晚,龙泉市龙渊街道也启动应急转移预案,组织金乐社区柴碳公司宿舍14户30人全员转移,到21时,30人就已成功转移至避灾安置点。

在小梅镇梅一村一处废弃矿区附近,两位老人坚守在此看守矿区。在镇、村干部的劝导下,两天前,他们已安全转移到安置点。到了14日晚上,两位老人又偷偷重返矿区。小梅镇火速组织人员前往老人住处,顺利把老人劝回安置点。刚返回安置点不久,矿区附近道路就发生多处塌方。两位老人激动地拉着干部的手说:“我们当时真是糊涂了,还好最后听了你们的劝告,真是太感谢了。”

据了解,龙泉启动了实体化联合值班值守机制,公安、资规、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广旅体、气象、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重点部门派员进驻龙泉市防指办,提升指挥中心调度能力,增强部门间协同作用,共同筑起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最大程度保障龙泉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丽水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