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今天开始,我们拔掉受淹黄瓜和番茄的老苗,接着进行闭棚杀菌。如果一切顺利,到了七八月份,就可以把番茄和黄瓜重新种回到蔬菜大棚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落在龙泉市兰巨乡安吉村的君膳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23年度龙泉十佳“新农人”周陈望白手起家创办的农业企业。今年的汛情,让君膳田农业蔬菜大棚内约40亩农作物绝收,冲毁约100亩水稻秧苗。而周陈望脸上却看不到过多的沮丧,更多是历经考验后的沉着。

就在周陈望准备全力投入灾后修复时,来自省、市、县三级的农业专家来到周陈望的蔬菜大棚,详细了解农作物和农业设施受灾受损情况,为周陈望支招,尽力挽回这位“新农人”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兰巨乡,像周陈望这样创业的“新农人”不在少数。“80后”的张晓建在溪边种植了近百亩的龙泉茄,此次受灾让他承包田里的茄子开始呈现出发霉的症状。“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我们尽力赶在龙泉茄全面上市前完成复种。”张晓建说。

在小梅镇梅三村的老六家庭农场,三年前“新农人”刘禄军于山坳间开辟了一片600多亩的稻鳅、稻鳝、稻螺、稻鱼套养基地。 “一场大雨,基地里80%左右的水产被大水冲走。 所幸小梅镇党委政府和龙泉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及时指导帮扶,让我重拾信心。 ”刘禄军说,农技专家和我们一起光着脚,深一脚、浅一脚踩进满是泥浆和沙浆的稻田,手把手地教授如何清理淤泥的诀窍。 “灾后田里的淤泥带有病毒,一定要把泥沙运到田埂以外的地方堆放! ”专家们亲力亲为,让刘禄军分外感动。

“争取用一年时间让家庭农场恢复原样,到时,我再邀请学生们到农场体验田园生活,学习农耕文化。”展望未来,刘禄军信心满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源新闻 叶浩博 邱文君

图片来源:龙泉发布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