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教师就是这样扛着无限责任的群体,时刻面临着这种魔幻现实的荒唐事。

1

学生暑假溺亡

班主任永不评优晋级

在近日网上热传的一张截图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各学校:教育局通知要求,凡是暑期发生学生溺亡事件的班主任,永不得评优评先晋级,并视情况追究学校校长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截图将一些关键信息隐去,但从通知的内容和语气来看,大概率是真的,毕竟类似这样荒唐的事情之前也有发生。只是涉事学校堂而皇之将这则消息发至工作群,着实让不少公众吃惊,毕竟以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究竟是教育局的要求,还是涉事学校校长觉得这样的通知理所当然,这都让班主任的压力倍增,以至于不少网友疾呼:如此这般,谁还敢当班主任。

不可否认,夏季来临,防学生溺水事件发生成为各个学校和教育局的头等大事,毕竟一个学生溺亡,往往会引发诸多麻烦,必然有人要承担责任,但都不想承担责任。于是,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从教育局、学校再到基层教师,压力层层传导之下,便有了层出不穷的防溺水教育、安全教育台账检查、暑假教师巡河,再到如今一旦发生学生溺亡事件,班主任永不评优评先晋级的通知,措施越来越多,口气越来越严厉,让基层教师成为压力终端。

按照这则通知的逻辑,有人犯罪,那不是要把所有教过他的老师全部抓起来;有人出了车祸,那不是要交警赔钱,交通局全员处分;有人吃饭噎着,那不是要追究做饭人的责任,要让种粮食的人赔钱……反正怎么想都想不通想着这个方案的人究竟是什么逻辑,学生暑假溺亡,主要责任在于家长,明明跟班主任和学校关系不大,为何要学校和班主任把责任揽过来,一定要把锅甩在老师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知道,暑假学生放假在家,家长是其第一责任人,肩负着监管学生的重任,倘若学生发生溺亡事件,家长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但涉事教育局就别出心裁发此通知,人人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学校如实转发,但奇怪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不但没改变,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了。

无非是学生出事了,没人敢追究家长的责任,领导又不想承担责任,责任只能由普通老师来承担,反正从来都是如此,没有不合理的,甚至觉得理所当然。然而总是如此,都是对的么,教育会好么?

2

过度担责

让学校教育负重前行

近些年,学生意外受伤事件时有发生,有学校因素,也有家长因素,导致双方就责任划分上纠缠不清,但往往以委屈普通教师为处理方式,出现了很多荒唐透顶的事件。

因为学校方面的过错,学校承担相应责任倒也无可厚非,但有时与学校无关的时候,因为舆论偏向、家长极端手段“闹事”、上级部门的息事宁人等各种压力之下,学校和老师往往会承担过错之外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悲剧发生时,一些家长不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一味追究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认为老师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才让学生发生溺水等事件,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责任。

而学生安全是悬在学校领导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学校领导极为重视安全教育。然而这种压力却传导到老师身上,既要兼顾教学工作,也要负责学生的安全管理,即所谓的“一岗双责”。

导致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像一个无限责任公司,什么责都要担;老师则越来越像一个老妈子,什么事都要掺和,掺和之后还要承担一些莫名其妙的责任。

当老师的都知道,上至高中,下至幼儿园,安全教育重于泰山,压倒一切,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学校发生学生伤亡事件,极容易在网络上发酵,形成舆情事件,对各方压力都很大。

但凡学生出事,学校就要担责,让学校教育束手束脚。为了减少担责的可能,学校只能禁止一切可以会导致学生出现意外的活动,如取消课间活动、减少运动会项目、取消春秋游项目等等,又在教学楼、宿舍窗户装上了护栏,把学校变成了监狱。

以“学生的静止”换取“学校的安宁”,看似皆大欢喜的结果,实则是对教育畸形引导,让活泼的学生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丧失了学生该有的活力,既是对学生未来的扼杀,也是对未来教育的伤害。

因此,请还给老师以应有的理解、尊重、保护,请卸下老师肩上的无限责任,让我们可以安安心心、开开心心教书。我们的教育,不该让老师扛着无限责任,还永远负重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丨 晨阅浮一白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