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八纵八横规划非常智慧,简明扼要的勾勒出了我国的主干道,

节点城市一般都是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

。因为往往大城市之间有巨大的客流流动。其他城市只需要汇入主通道即可享受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西安、郑州、武汉三座省会城市之间,就将形成这样一个高铁三角形。

西安——郑州之间有徐兰高铁,郑州——武汉之间有京广高铁,西安——武汉之间有西武高铁,其中武汉至十堰段已经运营,西安至十堰段在建,预计2026年建成运营,

西安?郑州?武汉之间的三角形高铁通道不久将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会城市的作用是壮大自己,带动全省。连接三大省会的目的正是以三大省会城市为框架带动更多地区和人口。

三条高铁线路上除三大省会城市之外,分别有三门峡、洛阳、漯河、信阳、随州、襄阳、十堰,7座地级城市

。高铁三角即将成型,高铁线上的城市,如何利益最大化?先来看看,三条线路上各个城市的高铁格局。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就是这个区域各个城市的高铁建成情况,实线表示已经建成运营的高铁线路,虚线表示在建中的高铁线路。

洛阳有焦济洛平高铁在建,漯河有平漯周高铁在建,信阳有南信合高铁在建,襄阳已经基本形成枢纽。

剩下三门峡、随州、十堰3座城市目前只有单线高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条主通道建成,就有若干条线路汇入或者分出支线,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率拉满。

而且随着高铁的发展,对于地级市来说,至少2条高铁交汇,才能达到便捷的门槛。

因此,推断这一区域将来的高铁建设大概率集中在

十堰、三门峡和随州,这3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显然,河南的高铁走在了前面,不仅以郑州为中心实现了放射状“米字型”,

而且以郑州为中心的“环郑州”高铁线也正在建设之中。

如何充分利用高铁三角,让更多城市更加便捷?以下3条高铁值得研究。

运城—三门峡—十堰—宜昌

运城有西太高铁设站,三门峡有西郑高铁(徐兰)设站,但是两座高铁站的距离仅仅三四十公里,假如修建一条联络线,事半功倍。

三门峡和十堰各处于一条横向线路上,都缺少纵向高铁,还可以结束几个县城不通高铁的历史。

宜昌已经修了宜昌至兴山县高铁,离十堰就差110公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州—信阳

将来南信合高铁建成后,

随州至信阳这段高铁大概率是要修建的,

修建意义极大,随州将有2条高铁交汇,襄阳、十堰等城市直达长三角不必须绕行武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铁路环线

武汉的高铁格局也接近米字形,主要呈现放射状。能否像郑州那样修一条武汉高铁环线?

在这个方面,武汉不如郑州,因为郑州有巨大的人口腹地,而武汉往北、东、南三个方向,最远处也不足150公里就已经出省。

其实,可以退而求其次,研究普速列车,这个环线上,还有不少至今不通铁路的铁路盲区。这对于武汉城市群意义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