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普速列车爬坡过大弯,东风11G型内燃机车牵引。这样壮观的景象大概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情况下,修建的铁路曲线半径越小,长列的火车经过时,看起来越壮观,相当于在走“C”字型。中国的高速铁路修建时,即使在困难路段(即需要大转弯才能通过的路段)曲线半径也会大于等于1500米。所以你坐高铁时就会总感觉是在走直线。

这里又引出另外一个话题,沪昆高铁经过长沙南、邵阳北个人看来就是个败笔。

首先从地图上看,沪昆高铁从湖南娄底到江西萍乡这一段,长沙南就像沪昆高铁线上隆起的“包”,至少多投资了上百亿元,高铁每公里造价在1.1亿至1.95亿之间。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长沙南至萍乡这一段基本都在山区穿行,对于后期的维护工作量大。株洲从此开始没落,走下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湖南娄底至江西萍乡这一段高铁截弯取直可以省下大笔经费,用于民生工程建设。而且株洲还不会没落,可以强化铁路枢纽的地位。另外共和国电力机车的“摇篮”就在株洲,株洲的轨道交通行业是超级强的。

截弯取直后,长沙其实还是可以坐上湖南省高铁枢纽的头把交椅的。解决的办法在于高铁列车的运营。在沪昆线上开行的列车,株洲后,可以利用京广高铁线路继续北上至长沙,然后换向行驶就可以了。这样,株洲、长沙全部兼顾到了,而且株洲还不用新建高铁站,把原来的株洲站进行扩建就行。而长沙的高铁站可以建在天心区,在长沙站的正南方向,或者把先锋站进行改造也可以。然后配套的动车所也可以建在附近。不过现在这都是后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谈另一个问题,沪昆高铁线上的邵阳北站。这是另一个奇葩的车站。这也是沪昆高铁在湖南境内另一个隆起的“包”。这个邵阳北站是当地政府积极争取的结果。建成后,邵阳北站离邵阳市区有60公里的路程,驾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距离冷水江市还更近一些,不到30公里。其实就不该在这里设立车站,劳民伤财。

现在,国家已经不再轻易批复高铁这样的大型基建工程,毕竟都花的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希望种事件不再发生,更希望多办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