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隋朝开国皇帝杨坚长子,从杨坚在北周主持工作时候就被立为了世子,是杨坚夺取北周皇位的重要助手,杨坚即位后杨勇随即被立为太子,杨坚在位后期,一方面杨坚也像武帝晚年一样多家猜疑,再加上杨广多方陷害,最终600年杨勇被废为庶人,4年后杨广即位后为了彻底解决问题,直接修改杨坚的诏书将杨勇赐死,就这样杨勇在杨坚下线后随即也下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建成:李建成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长子,唐太宗李世民长兄,在李渊起兵建立唐朝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进去长安后李渊被封唐王,李建成便是唐王世子,唐朝建立后,李建成顺理成章成为太子,自此李建成留在长安协助李渊处理政务,李世民率军统一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平定天下后李世民的威望一时盖过李建成,李渊又没能处理好几个儿子的关系,唐王朝建立的第九年,李世民发动玄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被杀,自此李渊只能将太子之位传于李世民,随后李世民登基。从李世民开始,李二为李唐后辈们做了示范,往后唐朝宗室兄弟间经常为了争夺皇位大打出手,特别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就想学学父亲,奈何李世民此时正当壮年,三下五除二就将李承乾的逼宫平息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长子,母为长孙皇后,深得李世民长孙皇后喜爱。李世民即位后顺理成章成为太子,李世民也对他寄予厚望,但是由于李承乾后面担心李泰夺位,最终在多位亲信撺掇下于贞观16年逼宫,但是这时候的李世民终究还是李世民啊!很快就将将其平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李承乾作为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爱子,李世民对李承乾注入了大量心血,但是李承乾走上了逼宫之路,显然不适合再做太子,但是李世民也不好将李承乾处死,毕竟这是自己的骨头。朝堂上通事舍人来济为李世民和大臣们解决了麻烦,最终李承乾被废为庶人,而来济由于为李世民解决了这个难题,累迁至宰相。

李承乾被废后,摆在李世民的面前,有两个儿子备选太子,其一便是李泰,另一个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最终李世民经过再三考虑后选了李治,如果选了李泰,李泰即位后李承乾肯定是保不住的,但是选了李治后能保住李承乾,毕竟李治能得位还得感谢李承乾,没有李承乾的逼宫,还轮不到李治!当然李承乾在李治在位的时候就去世了,贞观18年去世后李世民为此还废朝,厚葬了这位废太子!

说实话,李承乾相比其他废太子来说还是挺可惜的,他要是再安心等六七年李世民就要下线。朱标、刘据等人要是遇上李世民这样在位时长还算正常的老子,最终也能继位。李世民当时才四十来岁,这会儿就算有人要陷害李承乾也不行。当然李承乾压不稳与长孙皇后早逝也有关系,长孙皇后在的话,她可以调和李承乾和李泰等人的矛盾,也能给李承乾关键的建议,李泰、李治都是长孙皇后的孩子,长孙皇后不早逝的话李承乾还是能顺利继位的。

李忠:李忠为唐高宗李治庶长子,李忠母亲为普通宫女,出生后被过继给了李治的第一任皇后王皇后,并在李治即位后被立为太子,这样算来也算是嫡长子。然而好景不长,在做了四年太子后,由于王皇后被废,受其影响,李忠太子之位也被废,一废再废,最终被废为庶人,废为庶人还不算,还被陷害联合大臣谋反,最终被李治赐死,王皇后、李忠等人的遭遇与武则天得宠有着直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弘:李弘为武则天长子,在李忠被废后顺理成章被立为了太子,李弘以仁孝著称,体恤民情,但李忠体弱多病,并在在武后这种母亲高压之下,又要处理好多政务,在洛阳宫殿中猝死,年仅24岁,在李弘去世后,李治打破惯例,追赠李弘为皇帝,这种情况还是非常罕见的!由于李弘早逝没有儿子,武后还曾将幼年的唐玄宗李隆基过继到李弘名下。

李贤:李贤别称章怀太子,李弘去世后,高宗又立武则天次子李贤为太子,但李贤被立为太子之时,基本上武后说了算,受到武后打压,被废为庶人,最终李贤选择了自尽!

李宪:又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在其父李旦第一次即位后被立为太子。唐隆政变后,李宪父亲李旦再次即位,按理李宪应该是储君。但这时候摆在李旦面前一个大难题,一个是嫡长子李宪,一个是非常有能力又扶自己再次即位的三子李隆基,到底立哪位为太子,这让李旦非常犯难。

这时候李成器主动站出来,辞让太子之位,并建议李旦立对社稷有功的李隆基为太子,这时候李隆基也得表示一下,也辞让,但是这是三郎做给大臣们看的,不辞让显得自己没有格局,最终李旦立李隆基为太子,几十年间看惯了宗室争斗的李旦对两个儿子的表现非常欣慰,随后李隆基即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成器从小就不与人争,中宗时期曾封他为蔡王,但他上述辞让,表示郡王就够了。在父亲李旦即位后同样不与李隆基相争。因此李隆基即位后与这个兄长关系非常好,对其大加封赏,李隆基与李成器的关系就如同普通人家的兄弟一样真挚,就算是到了晚年,李隆基还经常前往李成器府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元29年,李成器去世,李隆基下诏追谥李成器为让皇帝,李成器王妃为恭皇后,有恭让之意。但是李成器给儿子留下遗言,于是李成器长子上表辞让李隆基对其父的追谥,表示不敢接受,但李隆基不许,最终只能按照李隆基的意思来办。

李成器让太子与李隆基成为一段佳话。李成器之所以让位,一方面是李成器本人认清形势,他当时在朝堂上的根基没有弟弟李隆基深厚,各方面能力不如李隆基,如果当这个太子,就算父亲李旦同意,李隆基后面可能也会将其拉下来,与其到时候不体面还不如现在自己体面,他也知道自己三弟是什么样,这样做还能卖三弟一个情面,于己于人都是最优解。另一方面也与李成器的性格有关,李成器从小与人争,大智若愚,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这种处世方式也能较好的生存下去。

李瑛:李瑛为唐玄宗李隆基次子,李莹在李隆基即位后便被立为太子,在当了二十多年太子后,唐玄宗在位中期李隆基宠幸武惠妃,武惠妃为了皇后之位和儿子的太子之位,于是开始构陷太子李瑛和二王谋反,在武惠妃耳旁风下,李隆基废了李瑛的太子之位。

然而好景不长,武惠妃在构陷李瑛之后自己也失魂落魄,于第二年也去世。武惠妃去世后唐玄宗非常苦闷,儿媳杨玉环进宫照顾公公时候被玄宗眼前一亮,找到了武惠妃的替代,就这样杨玉环留在了宫中。杨玉环正是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琩的王妃。

隋唐这8位太子没能顺利即位的太子当中李忠、李弘、李贤3位与武则天有关,摊上这样的母后也实属没办法,李成器的做法令人称赞,成为一段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