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2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发布讣告: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1日22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铁成(图源: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微信公众号)

王铁成曾成功塑造了周恩来总理的艺术形象,代表作品有:儿童剧《报童》;话剧《转折》;电影《大河奔流》《李四光》《西安事变》《中国革命之歌》《周恩来》等,曾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等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铁成,1936年8月生于北京,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77年,在话剧《转折》和《报童》中饰演周恩来总理。

1978年,参演的首部电影《大河奔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中第一次出现周恩来总理的光辉形象。自此王铁成在银幕上与周恩来总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主演了《李四光》《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周恩来:伟大的朋友》《李知凡太太》《周恩来万隆之行》等影片。

1992年,凭借传记电影《周恩来》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2019年,在厦门举办的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王铁成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

王铁成的人生格言是“富非所望不忧贫”,意为不追求富贵,不忧惧贫穷。一生只演一人,不图名不图利,王铁成的座右铭就是“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

电影《周恩来》深入人心

据媒体报道,1978年,王铁成应著名导演谢铁骊的邀请,在电影《大河奔流》中第一次塑造了大银幕上的周恩来形象。之后,他又陆续在《李四光》《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金陵之夜》等影片中饰演了周恩来。

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当属丁荫楠执导的电影《周恩来》。这部影片在1991年上映后,感动了无数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王铁成在电影《大河奔流》中塑造周恩来形象

“拍这部电影不能冒险,王铁成是唯一人选,因为他有15年演总理的经验,已经达到了神似。”丁荫楠回忆,自己是在一个电视剧剧组与王铁成相识的。

“当时他化着妆,蹲在地上吃炸酱面。我越看越奇怪,怎么吃面的时候还能这么像总理?”他当即向王铁成发出了邀请,“您一直演年轻的总理,想不想尝试一次晚年的总理?但是需要瘦20斤。

王铁成马上回答:“没问题,我去减肥,你去弄剧本吧。

“形为先,神韵超乎其表。”这是王铁成对自己表演的要求。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他仔细研究总理带有江苏淮安方言的口音,就连走路的步伐和姿态都反复揣摩。“有一次我见到邓妈妈,她说‘总理走路快而坚稳’,这里面内涵很多。”

为了在外形上接近晚年周总理,年过半百的王铁成拼命减肥,每天只吃西红柿、黄瓜,九个月不知粮食味儿。“有一天我爱人看到我身上一点肉都没有了,吓坏了,提醒我要注点意,‘家里还有两口人呢’。我当时就掉眼泪了,我说我要一直演到周总理去世,‘如果演的不像,我就从这九楼跳下去’。”

按照约定,当丁荫楠完成剧本再次见到王铁成时,他果然已经瘦了20斤。丁荫楠把他的定妆照送到广电部,“领导看了说太像了,现在可以拍了。”

电影《周恩来》生动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为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形象。当看到晚年周总理带病工作、不断消瘦的身影时,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

正是凭借着在这部影片中出神入化的表演,王铁成获得了金鸡奖、百花奖双料最佳男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新闻晨报、极目新闻

编辑 | 邹皓明

校对丨胡普甜

审核 | 孙轶英

签发丨叶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