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9日,“2024丝绸之路周”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盛大开幕。活动中,仙居花灯惊艳“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丝绸之路周”活动从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已成为浙江省对外宣传的标志性活动,吸引全球22个国家200多家文博机构、近2000余万人参与线上线下大联动,四届活动相关报道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总阅读量超5亿次,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惊艳“亮”相

仙居花灯照四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亮”相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仙居花灯长廊,以科技赋能非遗,首次创新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丝绸之路主题仙居花灯,140盏传承千年的仙居花灯沿途悬挂于馆内50米长的路廊,仿佛唐朝的灯光穿越千年,闪耀于融汇东西文明的丝绸之路,吸引众多嘉宾游客驻足游览打卡,光影映照、古今交融的花灯长廊成为本次活动惊艳一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仙居花灯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推出联名款花灯,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在文创展区吸引众多嘉宾和国内外游客观赏拍照,成为仙居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着古老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华第一灯”,与中外来宾面对面展示非遗之美、花灯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周”主题仙居花灯展览将持续三个月,为传承丝绸之路精神绽放仙居花灯的时代光彩。

“非遗之旅”

仙居花灯精品游线

俯仰天地,山水之间,在仙居,一起尽享非遗之璀璨魅力。跟着仙居花灯的游线,共同启程,踏上一场跨越千年的璀璨灯光之旅。沉浸于花灯工艺的瑰丽之中,感受其千年传承的独特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末两日游

DAY

01

车赴仙居—游玩汇今生态园(农事+花灯制作)—游览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入住新吉奥开元芳草青青房车营地

DAY

02

房车营地——游览神仙居景区—仙居杨梅采摘—返回温馨家园

精选三日游

DAY

01

车赴仙居—游览皤滩古镇+花灯制作体验—永安溪绿道—入住酒店

DAY

02

酒店—游览神仙居景区—品尝传统待客宴席“仙居八大碗”—夜游氧吧小镇—入住民宿

DAY

03

民宿—仙居杨梅采摘—品尝仙居特色小吃—神仙大农购买特色伴手礼—返回温馨家园

“非遗之光”

“无骨仙韵”—中华第一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仙居花灯又名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相传其工艺起源于唐朝,故又称唐灯,仙居百姓又称为状元灯,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每年进贡仙居花灯十对,曰:“十全十美”。

仙居花灯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赛事多次获奖,曾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浙江省民间文艺灯彩大赛最高奖“映山红奖”等多项荣誉,素有“中华第一灯”之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大的特点:一是针刺,灯面图案均由刀凿针刺成孔,经过透光漏影,形成繁多的花色品种;二是无骨,灯身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通体不用一根骨架,使花灯类别千变万化,造型方法在中国花灯中独树一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仙居花灯制作过程繁多、工序复杂,大致分为制图、凿花、针刺、竖灯等13道工序,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花灯的花色品种多达80余种,主要有单灯和组灯两大类,荔枝灯、八卦灯、绣球灯等单灯风姿绰约,长旗灯、牌坊灯、财神灯等组灯气势恢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丝路连天下,文明耀古今

展千年非遗风采,赏仙居花灯之美

穿越时空,体验璀璨非遗的独特魅力

声明:转载稿件,请注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花灯耀丝路 传承续新篇|仙居花灯惊艳“亮”相2024“丝绸之路周”

仙居县传媒中心

内容:仙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编辑:陶 峰

责编:郑 俊

审核:吴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