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主题党课ppt: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党课ppt课件,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耕地撂荒增多,占补平衡存在量不足、质不高问题,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托底。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党课讲稿字数:2823字,党课ppt页数:16页,教案授课时长:15分钟,适合2023年第四季度国家机关干部、政府系统、社区、党校、国企党支部党日活动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一主题党课ppt: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党课ppt课件

根据国土“三调”标准,盐碱地指表层盐碱聚集,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按未利用地管理。国土“三调”结果显示,全国盐碱地共有1.15亿亩,主要分布在三大片区:一是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硫酸盐—氯化物为主的盐碱地,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等地,占全国盐碱地的96.1%;二是东北地区以碳酸盐为主的苏打盐碱地,分布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占全国盐碱地的3.2%;三是东部沿海以氯化物为主的滨海盐碱地,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北等地,不到全国盐碱地的1%。

按照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基于当前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综合考虑生态、气候、土壤、区位等因素,现阶段全国适宜开发为耕地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吉林、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省(区),这部分盐碱地在做好生态管控的前提下可优先开发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一主题党课ppt: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党课ppt课件

盐碱地治理的关键是降低土壤盐分,目前治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灌排淋洗、施加改良剂等工程技术手段,将土壤盐分降到可以进行农作物生产的程度。针对不同盐碱地类型和水土条件,目前已形成了东部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东北苏打盐碱地水稻种植综合改良、西部干旱绿洲区膜下滴灌改良等主要技术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