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粮食夏收夏种夏管正处在关键节点,山东农担制定支持全省抗旱保种稳秋粮工作的十条措施,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的政策性职能和助农扶农保障作用,保障“齐鲁粮仓”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化担保授信范围。针对粮食种植户购买农机设备及抽水灌溉设备、安装灌溉设备、修建水渠及水利设施,以及相关的水产和畜牧养殖等给予最大限度的农业信贷担保政策支持。

实施精准担保服务。坚持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台“齐鲁粮仓贷”,围绕粮食全流程提供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并在准入标准、担保额度、反担保措施等方面差异化部署风险策略,制定精准支持政策,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缓解涉农经营主体资金周转压力。

助力粮食种业发展。聚焦粮食种业发展,设置差异化担保业务准入审批标准,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担保额度、延长担保期限、创新反担保措施等提升政策精准支持,助力打造“农业芯片”。

重点支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支持沿黄25县粮食规模化种植,引导进行土地集中流转,配套差异化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加大大田种植成功案例复制、推广和应用力度,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增产提质。

扩大担保贷款授信支持。加大农业设施担保贷款支持力度,针对粮食种植户配套滴灌喷灌、购买灌溉水利设备等的,在农耕贷方案的基础上担保授信额度上浮10%。

开辟审查审批绿色通道。搭建快速响应机制,对粮食种植、农机购置、农业社会化服务、粮食购销类、相关的水产和畜牧养殖等业务开通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进行审查审批,优先、从速办理担保手续,及时满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本着支农、惠农、让利与农的原则,会同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担保费率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融资成本,帮助其解难题、渡难关。

建立容缺办理机制。针对申报时缺少的审批资料,结合项目风险情况建立容缺办理机制,放款前完成资料补充。

推动数字转型赋能。持续推动涉农大数据平台建设,强化与省气象局等的合作,建立定向气象信息传送机制,积极推进科学种植、科学防灾,强化科技数据赋能。

构建政策直达机制。各管理中心要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联系县区政府及合作银行,构建联合办公平台,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摸清担保贷款需求,尽快完成项目提报,落实好业务专项支持。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