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黄承芳战死沙场,4千太平军阵亡,芜湖陷落。杨秀清用人不当,黄承芳擅长治理地方,而非带兵打仗,岂能独自镇守芜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承芳,广老兄弟,与石达开是老乡,关系很好。金田起义,黄承芳带着家人一起参军,隶属翼王石达开麾下,却得不到重用,也没啥机会。

黄承芳读过书,文笔很好,在太平天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要知道,太平天国阵营里时,武将很多,文官很少,读书人投奔太平军并不多。

萧朝贵主持军政,翼王石达开没有啥机会,因为石达开得罪了“天兄”,故而翼王麾下的人员,也少有表现。

1852年8月,萧朝贵阵亡沙场,石达开得以崭露头角,黄承芳也跟着沾光。

杨秀清派石达开渡河,占领湘江西岸,并在橘子洲设立营垒,连接两岸。

石达开渡江,把黄承芳带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在橘子洲,他们一起打败了向荣,为主力突围创造条件。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旋即北伐、西征,与清朝全面交战。

西征战场,主帅是胡以晃、赖汉英,他们率先夺取安庆,然后围攻南昌。

随着西征进入两湖、江西,安徽成了后方,需要有人治理。为此,杨秀清把石达开派去安庆,主管地方工作,黄承芳则是翼王助手。

黄承芳治理地方工作很强,在农业、商业、贸易、治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也看透了《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圣库制度”的弊端,并提出革新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庆易制”,是石达开在安徽进行的革新试验,取得很大效果;而这些革新方案的策划与执行,主要靠黄承芳。

安庆改革取得成功,石达开便把情况告诉杨秀清,希望能在太平天国辖区内推行开来,杨秀清也同意这么做。

石达开、黄承芳两次治理安徽,保境安民,发展经济,使得巢湖平原成为太平天国的粮仓,支撑西征作战的同时,为天京提供了充足的补给。

黄承芳懂得治理地方,石达开非常信任他,行军打仗都把他带在身边,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史载:“翼王颇重承芳之能,出入每与之俱。”

1855年,石达开督师湖口,把黄承芳带在身边,帮助自己处理文件往来。在湖口,石达开击败了曾国藩湘军主力,扭转西征局势,太平军转入反攻。

湘军刚战败,“江南大营”又在天京战场发起进攻。此时,向荣上奏咸丰,让朝廷把广东的“红单船”调来江南,协助八旗、绿营作战,一起围攻南京。

“红单船”是广东大型商船,因得官府给予红单备案,故而得名。“红单船”制造时候,以海洋航行为主,船体高大,抗风浪能力强,且可以配置几十门火炮。

太平军水师是什么情况呢?巅峰时刻有万艘船只,但几乎都是民船、渔船,运输货物还行,与配置西洋火炮的“红单船”相抗衡,只能死路一条。

有“红单船”水师协助,向荣进展很顺利,清军横行长江,天京的粮食运输极为不稳定,经常面临断粮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