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威海坚持需求导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优化大提升,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最近,由威海君和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地产项目“海信·观澜”即将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在项目建设现场,环翠区住建部门的“帮代办”项目管家提前介入,主动上门指导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对企业在建筑消防、供水供电、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等材料进行预审核,为的就是让企业能早验收早办证。比“帮办代办”更让企业暖心的是,联合验收审批时限和流程大大缩减,建设工程所有文件都可以在线归档。

“以前的项目竣工验收,从竣工开始大概需要一个多月时间才能达到交付条件,但现在基本一周以内就办完了。”威海君和置业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刘海良说:“只要有一个笔记本电脑,能连上网,都可以随时随地提交材料,不用跑现场了。”

“新建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一件事”是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5个事项合并为“房屋市政工程竣工联合验收”一个办理事项,审批流程比原来直接减少了一半。

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不仅要办,还要办成。今年,威海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不断强化政策精准供给,全力攻坚拓展服务场景,推动更多事项从“能办可办”向“高效办成”转变。

在经开区崮山镇威海东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楼顶,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和项目负责人一起查看光伏发电板的建设情况。这是经开区推出“分布式光伏发电一件事”集成办的服务以来,最早办结全流程审批事项、实现并网发电的几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之一。“按照老的流程去申报项目的话,电网的审批手续最快的时间也得20天以上,通过‘一件事’集成办一个多星期整个流程全部申请下来。”威海六合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伟介绍。

从两三个周压缩到一个周办结,经开区把服务前置,牵头组织经发、建设、规划、供电等12个部门单位,梳理全流程审批事项,分类制定个性化审批清单和全流程报审流程图,大大节省了企业反复论证、修改方案的时间。继成功推出“分布式光伏发电一件事”后,这两天,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再次上新了“充电桩建设一件事”服务模式。威海春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这个模式的首位受益者。“不用一个月,就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从开业到现在,尤其是五一期间,基本上全天的时间段都有人在充电。”威海春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魏苏说。

截至目前,全市围绕企业准入准营、投资建设、经营发展等阶段,推出开办公司、涉水检测、施工综合许可“九证合一”等83个“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将多个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大幅减少了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

梳理高频事项清单,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将“个转企”流程“七个环节”整合成“一个环节”,1小时内即可办结;市住建局在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联合办理、水电气暖信联合报装等方面一再优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专题培训会,以后越来越多类型的房子可以不用提前还贷就能交易,可以为个人和企业节省大笔过桥资金和时间……“成熟一批落地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正在威海全面推开。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戚冬伟 刘洋 蔡媛媛 袁伟宁 林佳晨 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