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躲藏在台湾省长达26年的蒋介石沉沉地闭上了双眼。

作为曾经在我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离世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当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正伏在书案旁处理文件的毛主席却沉默了许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位老对手的离世,伟人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面前那份厚厚的文件,手中的笔却悬停在半空,直到一旁的助手呼唤了两声之后,毛主席这才回过神来,缓缓地说道:“知道了”。

毛主席在那一刻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惋惜、亦或许是感到失落。

然而,当时9.2亿的中国人民心中清楚,蒋介石这位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独裁者,他的名字不会因为身死而被人遗忘,他所犯下的罪行也仍然会被人们口口相传,永远谨记于心。

那么,蒋介石主政中国的那20多年时间里,究竟犯下了怎样令人不能容忍的罪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下令东三省不抵抗。

1931年9月18日深夜,盘踞在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借口柳条湖铁路被毁,向东北军军大营发起了攻击。

此时,身为东北军最高统帅的张学良却身在北京。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张学良为了支持蒋介石,率领东北军主力部队入关调停中原大战,这也导致东北地区防务空虚,给了日本侵略者可乘之机。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向蒋介石发去电报,希望能够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援。

然而,就在他急得焦头烂额之际,等来的却是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

那时东北军已经易帜,归属国民党政府统辖,对于上级的这份命令,张学良也只能遵守,于是当即命令驻守在东北的部队:“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不抵抗的命令,导致东北军在占满优势的情况下,仅过了一天的时间就被日本关东军打败,奉天、营口、四平、长春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

东北人民,自此开启了长达14年之久的屈辱岁月。

二、签订《塘沽协定》,放弃华北主权。

1932年4月,日军开始进攻华北。

那个时候,东北刚刚沦陷不久,蒋介石依旧认为应该延续所谓的不抵抗政策,眼睁睁看着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国领土上肆意践踏。

短短1个月的时间,日军就攻占了通州,并且大有继续南下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见状,连忙派遣何应钦与时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碰面,经过一番谈判后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塘沽协定》。

协定的大体内容就是,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林亭口、宁河一线以南以西的地区,而日军不得越线追击。如果日军想要确定中国军队是否遵守协定、主动撤军,可以派遣飞机进行侦查,而中国军队保证不会射击,保证日军飞机的安全。

正是因为这条协议的签订,导致日军更加猖狂,为之后的全面侵华埋下了隐患,而中国政府也彻底丧失了在河北地区的主权。

三、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破坏国共合作。

1926年,蒋介石靠着阴谋诡计总揽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他的独裁野心也随之暴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而蒋介石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决定清理政府内的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于是在1927年4月12日发起了突然事变。

他先是派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不断挑衅工会,殴打、囚禁工会成员,后来更是派遣特务部队和军警袭击上海工人纠察队,致使120多人死亡、180多人受伤。

而后,他又开始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导致300多人遇害、500余人被捕,失踪者更是高达5000多人!

从那之后,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准许外蒙古独立。

外蒙古这片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这片广袤的地区,并创建蒙古帝国,而他的后人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版图,自然也囊括了这片地区。

然而,当1945年6月26日,身为国民党政府总统的蒋介石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彼得洛夫的时候,竟然被对方告知,希望外蒙古能够维持高度自治,其中就包括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自治权。

对于这一无理的要求,蒋介石竟欣然同意,还在不久之后派遣宋子文、蒋经国等人赶赴莫斯科,签订了所谓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份条约中, 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五、花园口决堤,不顾百姓存亡。

1938年6月,侵华日军占领徐州,并且沿着陇海铁路西进,准备夺取郑州、进逼武汉。

而作为当时抗日战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为了阻拦日军继续向武汉进军,竟然在6月9日下达命令:炸开郑州花园口的黄河大堤。

大堤之下,便是数以十万计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为了避免走漏消息、引起日军的防备,国民党政府在没有向下游老百姓发布通知的情况下,便炸开了花园口大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之间,滔天的洪水肆虐河南、皖北、苏北大片地区,80多万被蒙在鼓里的老百姓遇难。

六、为准备内战,放弃日本战争赔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广播中宣布,日本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

之后的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在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了投降书,9月9日,时任侵华日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也在南京中央军校礼堂内向中国政府呈交了投降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日本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而根据不久前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他们必须要向侵略过的国家提供赔偿。

而根据当时的规定,日本政府需要向我国支付216亿美元的赔款,按照当时的汇率大约折合为1200亿人民币。

然而,那时蒋介石正在积极为发起内战做准备,根本不愿分散精力和力量督促日本政府的赔款进度,并且美其名曰“以德报怨,宽大处理”。

可是,在8年抗战中,我国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000亿美元,90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死于战火,更有近1亿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战后的中国百目疮痍,急需这笔赔款进行战后重建、改善民生,蒋介石竟然放弃了,实在是个极大的错误。

七、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1941年,虽然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抗日时期,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依旧对我党我军虎视眈眈。

1月4日,叶挺、项英接到国民党发来的电报,要求长江以南的新四军部队紧急赶往江北,有重要的作战任务。

对于这份军令,叶挺等人深信不疑,随即率领新四军军部共9000多人向着安徽省茂林地区进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殊不知,这正中了蒋介石设下的圈套,他早已命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此埋伏。

1月7日,新四军部队抵达茂林,遭到了反动派部队的伏击,虽然战士们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

在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之后,大部分将士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遇难,军长叶挺也被反动派扣押。

八、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接受了美国大量的武器、物资、以及金钱方面的援助,这也使得蒋介石对于美国过于依赖。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为了继续拉近与美国的关系,使得自己能够在不久之后的内战中取得绝对优势,1946年11月4日,蒋介石委托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会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见面的目的,就是为了与美国签订条约,通过出卖主权的方式获取对方的支持。

这份《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共有30条、68个款项,字里行间满是讨好之态。

简而言之,就是允许美军在中国的领土内驻扎、美国人民也可以随意出入中国境内,各类矿产资源完全共享,美国商品出口到中国可以免除关税。

条约签署之后,国家利益完全被出卖,中国的经济命脉也被美国所把控。

好在延安方面知晓后,当即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声明:“共产党现在和将来均不予承认,也绝不负担这一不平等的义务”。

九、释放侵华战犯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绝对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最大战犯,他作为侵华日军总司令,在日本宣告投降之后,理所应当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9月,冈村宁次被软禁在了南京,但蒋介石却在这个时候给了他一个“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的头衔,充当起了国民党的秘密军事顾问。

虽然在1948年8月,他以战犯的身份被关押进了上海监狱,但在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的运作下,很快就获取了保外就医的资格,平安无事地被送到了上海黄渡路一处秘密寓所中居住。

不久之后,上海军事法庭更是不顾民众的愤懑,公然宣布将冈村宁次无罪释放,并将他送回了日本。

如此行径,让人不得不感叹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

一个双手沾满成千上万无辜百姓鲜血的刽子手,在蒋介石的命令下,竟然能够全身而退回到日本,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将钓鱼岛拱手相让。

1955年,也就是新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不久,身在宝岛台湾的蒋介石夜不能寐。

他最为担心的是,大陆方面一旦腾出手来,便会派军解放台湾。

为此,他便主动邀请美军进入台湾协防,并将钓鱼岛送给他们当做练兵用的靶场。

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1970年,美国竟然将钓鱼岛划入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

这一做法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不能容忍的,对此,我国外交部曾指出:“这是对我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是完全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反观蒋介石,对此事却充耳不闻。

因为他心中明白,要想保证自己在台湾的统治,美国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正因如此,蒋介石便也只能无奈接受了这一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这便是蒋介石所犯下的十大罪状,实在罄竹难书。

如果不是他的种种决策,日军不会顺利占领东三省,也不会、也不敢轻易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75年,蒋介石去世之后,他的遗体也被暂时存放在台湾省桃园市大溪镇的慈湖蒋陵,并未下葬。

原来,在他弥留之际曾留下遗言,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浙江奉化老家安葬。

可是,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机会,他有颜面回到故土、与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见面吗?

那一桩桩罪行就如同一个个的污点,沾染在了他的身上,是无论如何都擦洗不掉的,他有何颜面面对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