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清宫古装剧中,和珅和中堂的影子经常会被大家看到,那个白白胖胖的和胖子似乎已经是大家心中的和珅了,所以一提到和珅,大家多多少少都对他有一些了解了,可是如果提到阿桂,恐怕就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他是谁了,然而就是这个知名度不高的阿桂将军却是和珅都要忌惮三分的大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桂

阿桂,章佳氏,清朝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满洲正蓝旗人,后来因军功抬入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阿桂靠着父亲的关系初入官场便被授予了大理寺丞这样一个正六品的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乾隆三年(1738年),阿桂考中武举人,次年被补授为兵部主事,也是正六品的一个官职。此后他开始春风得意,步步高升:

乾隆八年(1743年),以户部郎中(正五品)的身份充任军机章京(也是正五品);

乾隆二十年(1755年),阿桂先后被授予参赞大臣、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和工部侍郎等职;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阿桂被授予内大臣、工部尚书、议政处行走和镶蓝旗汉军都统等职;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正月,阿桂被授予军机大臣,给予在紫禁城内骑马的殊荣;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阿桂被委任为伊犁将军,一跃而升为封疆大吏;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阿桂被授予兵部尚书,不久又担任云贵总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阿桂形象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授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吏部兼正红旗满洲都统;六月,调镶白旗满洲都统,充玉牒馆、国史馆、四库全书总裁,文渊阁领阁事经筵讲官;十月,调镶黄旗满洲都统,管理户部三库;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闰六月,兼管理藩院事。七月署兵部尚书。十一月为上书房总师傅;

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1780年1月),在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后,阿桂位居大学士班次第一,并成为领班军机大臣。短短数年时间,阿桂已成为清廷“综理部务,赞襄枢要”的第一重臣。

在乾隆一朝,阿桂是少有的出将入相的人物,在外他能平定叛乱,在内他能辅佐乾隆皇帝处理政事。和珅虽然也有文才,但是他与阿桂相比确实有明显的劣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和珅形象

先说家世,和珅的父亲常保只是个副都统,而阿桂的父亲阿克敦是当朝大学士,其身份地位完全没有阿克敦尊贵,即使后来和珅荣升“和中堂”,但是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和珅在乾隆心理的地位是仍然比不上阿桂的。

再说从政资历,阿桂于乾隆元年(1736年)初入仕途,当时授大理寺丞,而和珅初入仕途则是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这么一看阿桂要比和珅早入仕途33年,况且阿桂本身就比和珅要大33岁。在和珅初入仕途的这一年,阿桂已经是官居兵部尚书,云贵总督这样的高位,一个初入职场的小兵怎么能够比得过久经官场30多年的“老油条”呢。

虽说在乾隆后期,和珅是颇受乾隆皇帝赏识的人物之一,他的官位也在不断的高升,即便到后来被任命为军机大臣,但是此时的阿桂已经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即使再横,在阿桂面前也得忍着。

所以无论是家世、官职还是权势,和珅都是比不过阿桂的。乾隆在位的最后十年,阿桂虽然是领班军机大臣,但是他基本上都是奔波在外,很少在京城,和珅借此机会把持了朝廷的政局。阿桂对和珅专权乱政很是痛恨,但碍于乾隆帝年事已高,加之自己年已古稀,力不从心,因而也无可奈何。然而他不愿和和珅同流合污,平日除乾隆帝召见议政外,不与和珅有任何往来。但凡站在御阶旁,阿桂一定离和珅有十几步的距离,以示“愕然独立”。即使和珅主动与他商谈政事,阿桂也只是“漫应之”,不移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阿桂与和珅

阿桂年长和珅30多岁,且有军功在身,因此他也有“看不起”和珅的资本,要说他俩有没有交集,其实还是有的。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发生回变,乾隆皇帝命令阿桂和和珅前去平叛,当时阿桂正在河南督办河工,乾隆就命令和珅先去。和珅到达甘肃后就督师平叛,可是回民义军虽然少,但是抵抗却特别顽强,清军久攻不下且死伤千余名官兵。

不久阿桂到达甘肃前线,和珅将失利责任归之于诸将不听调遣。阿桂认为如果有这种情况,就应该以军法处置。于是他就同和珅一起,召集诸将部署作战方略。阿桂发出的每一道指令,诸将都应声答应。阿桂对和珅说:“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谁诛?”和珅又羞又恨,说不出一句话。乾隆帝也颁诏斥责和珅不把战争的实际情况上报,说:“自阿桂至军,措置始有条理,一人足办贼,和珅在军,事不归一。”下令和珅速回京。这件事使和珅更加嫉恨阿桂,二人自此不睦。和珅回京后,阿桂又调兵遣将,不久就平定了回部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桂

所以与阿桂相比,和珅虽然权势滔天,但是他不得不忍着。而阿桂虽然仕途上曾经有过几次不顺,但是在乾隆一朝,他绝对是乾隆最信任的人之一,也是乾隆最宠爱的大臣之一。乾隆五十年(1785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清廷两次举办千叟宴,阿桂都是奉命领班。乾隆皇帝的禅位仪式上,阿桂负责“奉册宝”。

阿桂四次图上紫光阁(紫光阁是乾隆皇帝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凌烟阁而做的功臣表彰),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伊犁回部(又称平定西域之役),阿桂列名前五十功臣的第十七位;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平定大小金川之役”,阿桂排名前五十功臣之首;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平定台湾之役”,阿桂是首辅,仍名列第一;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尔喀之役,阿桂仍以爵高而名列第一,但被他谦让给主帅福康安,因而列于第二名。

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阿桂病逝,享年81岁,嘉庆帝闻讣讯,先派使者前往祭奠,追赠阿桂为太保,到九月时又亲临其丧,赐祭葬,赠谥号为“文成”,并允准他入祀贤良祠。相比于和珅被抄家赐自尽,阿桂的结局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