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重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会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宣布,今年前5个月,中国电科、中国电子、华润集团、中国中车集团共销售了2.35亿颗汽车芯片,三家国有汽车厂商(一汽、东风、长安)共使用1.32亿颗国产汽车芯片。

目前传统汽车单车芯片300至500个,电动智能汽车单车芯片超过了1000个,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更是用“芯”大户,其单车芯片将超过3000个。实现芯片自主可控,已成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方向。

苟坪表示,当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主要方向,汽车技术软件和汽车芯片的扩大作用愈发突出。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中国软件和中国芯片缺一不可,国资央企责无旁贷。

苟坪还指出,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汽车技术、软件和汽车芯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加快攻克车用基础软件技术体系,提升关键技术供给力;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抓手,加大下一代高算力芯片、先进传感器等研发力度,加快发展新型生产力,抢占竞争的主导权。

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也曾表示,国有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展还不够快,国资委将会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随后三家积极响应,并公布了2024年的销售目标。

其中一汽集团为自主品牌销量“必达”90万辆,力争100万辆、自主与合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长安汽车将冲刺280万辆的销量目标,到2028年共推出30余款新能源产品;东风汽车今年力争达320万辆的销量目标,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双方将推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产品。

随着这三家汽车央企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自然也推动了他们对于国产汽车芯片的需求。

此外,东风汽车公司牵头成立的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在2022年成立以来,在关键核心技术掌控方面正逐步“挂果”,已实现3款国内空白车规级芯片首次流片(试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芯片产品,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芯片产品,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据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当时介绍,联合体实现了3款国内空白车规级芯片首次流片,完成了国内首款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车规级MCU芯片,突破了汽车芯片定义、设计、工艺等核心技术,逐步实现关键芯片“从无到有”,带动汽车产业破解芯片荒难题,坚定推动国产芯片替代。产出发明专利及集成电路布图50余项、起草车规级芯片团体标准1项,获得2022年度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金奖2项、银奖多项。

据悉,“十四五”期间,东风公司制定了在汽车中央网关、智慧座舱、自动驾驶、动力控制等领域的国产化芯片开发应用战略,实现对动力总成、底盘、车身、新能源控制的全覆盖。未来,东风全新车型芯片国产化率将达到40%,车规级芯片不仅会搭载到东风公司整车上,还将在国内其它品牌推广应用。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